能源建设龙头回A 开启新征程,首次覆盖“买入”评级公司是全国能源建设龙头,21 年9 月28 日通过吸收换股合并葛洲坝实现A股上市,成为第五家A+H 上市建筑工程央企,融资渠道得到拓宽。我们认为在双碳目标及能源转型大背景下,1)公司在电力工程建设上的优势明显,市场份额有望稳步提升;2)依托全产业链的布局以及资金、资源优势,进军新能源运营有望给公司带来新的成长空间。我们预计21-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6.7%/15.9%/16.3%,EPS 为0.19/0.22/0.25 元。可比公司22年PE 均值为13x(Wind 一致预期),我们认可公司能源建设龙头地位,给予公司22 年13xPE,目标价2.86 元,首次覆盖“买入”评级。
换股吸收合并葛洲坝,解决同业竞争提升管理效能此次交易达成后,公司在A 股成功上市,并与葛洲坝实现资源的全面整合。
我们认为此次交易对公司的利好主要体现在:1)消除潜在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公司能在设计/制造/运维等业务上与葛洲坝更有效地融合,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业务协同能力;2)缩短管理链条,提升管理效率,激励机制和和利益目标可通过此次合并进一步统一;3)融资渠道增加,加快公司做大做强,推动公司新能源业务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电力工程建设优势明显,市场份额有望稳步提升公司代表我国电力工程建设领域最高水平,能够为客户提供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服务,在能源工程建设领域取得了丰富的业绩。综合公司招股书及相关公告,我们测算21H1 公司在火电/水电/新能源/核电常规岛/特高压输变电等细分市场设计业务份额分别为80%/30%/30%/90%/70%,施工业务份额分别为60%/30%/25%/66%/50%。同时,公司拥有丰富的大型项目建设经验,截至21 年8 月签约10 个风光储一体化项目,规划建设规模达15.3GW,预计投资额1163 亿元排名全国第一。公司作为我国电力建设主力军,有望发挥其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全面进军新能源运营,成长空间可期待
公司明确提出到2025 年,控股新能源装机容量力争达到20GW 以上,相当于2020 年末控股装机容量1.4GW 的14 倍。相比于传统电力企业,公司具有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能够利用自身在勘察设计、装备制造和施工建设上的优势,实现内部协同,降低建设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我们预测21-23 年公司清洁能源业务收入增速为25%/35%/45%,将呈加速上涨趋势。我们认为公司在新能源运营上扩张有望在中长期改善公司的盈利水平,为公司带来价值重估。
风险提示:电力投资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长低于预期,环保业务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