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0 亿元,同比增长50.3%,实现归属净利润27.4亿元,同比增长417.3%。
事件评论
上半年运量修复至2019 年同期的75%,Q2 客座率显著上升。后疫情时代公司运量有序恢复,上半年公司本线运量1876.2 万人次,同比增长95.6%,相较2019 年同期下降25.1%。收入角度,上半年客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7.2%,分季度看,Q2 客运收入环比Q1 增长199.2%,考虑到Q1 仍受国内疫情及就地过年等影响,客流恢复主要集中于Q2。从成本端看,动车组使用费Q2 环比Q1 增长49.5%,由此推断公司客座率在Q2 有显著提升。路网服务方面,上半年跨线列车运营里程同比增长20.3%,较2019 年同期下降5.3%,考虑京福安徽业务量增长,路网服务收入在上半年同比增长33.3%。最终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3%。
京沪本部毛利率持续恢复,京福安徽加速扭亏。拆分京沪公司与京福安徽来看,上半年京沪公司因运量显著增长,毛利率同比增14.2pct 至43.3%,但因收购京福安徽借款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长89.9%,上半年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147.7%,归属净利率升至25.7%(2019Q2 为38.3%);其中Q2 公司毛利率为50.6%,归属净利率为32.3%,修复趋势明显。上半年京福安徽跨线车运营里程同比增长72.3%,带动收入同比增长75.1%,毛利率显著转正,同比升34.0pct 至7.2%,受财务费用影响,上半年仍亏损8.5 亿。Q2 看,京福安徽毛利率已升至17.6%,亏损较上年的6.3 亿显著收窄,录得单季度亏损2.9 亿,京福安徽随业务量上升加速扭亏。
Q3 关注南京疫情影响,短期承压在所难免。考虑到南京站为京沪高铁核心站点之一,Q3 南京疫情将对京沪高铁的本线客流量产生显著影响,并且由于单一站点受阻,客座率下行会较为明显。不过从Q2 表现看,跨线车流量已经恢复到2019 年同期水平(尽管有京福安徽增量影响),料Q3 短期业绩承压在所难免,但高于Q1。
投资建议:大国高铁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无论区位优势、技术水平还是线路地位,京沪高铁都是中国最核心的高铁线路。国铁集团积极支持下,公司票价水平和运输能力都有提升政策出台,已逐步展现影响。从运量和盈利修复趋势看,大国高铁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不过考虑到南京疫情的对Q3 的压力,预计公司2021-23 年业绩分别为62、123、134 亿元,对应PE 为39、20、1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铁路改革进展不及预期;
2. 国内疫情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