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0 年年报和2021 年一季报,2020 年实现收入170.50 亿元,同比增长17.15%;实现归母净利润9.82 亿元,同比减少0.67%;EPS 0.32 元。
公司2021 年一季度实现收入53.08 亿元,同比增长33.56%;实现归母净利润4.08 亿元,同比增长66.33%;EPS 0.13 元。
克服疫情影响,2020 年盈利保持稳定。2020 年公司克服了疫情和玉米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业绩保持稳定;整体实现收入170.50 亿元,同比增长17.15%,驱动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为苏氨酸、赖氨酸、淀粉副产品量价齐增;其中,动物营养氨基酸实现收入86.87 亿元、同比增长32.05%,销量206.61万吨、同比增长16.43%,毛利率12.16%,同比持平;人类医用氨基酸实现收入5.18 亿元、同比增长11.39%,销量9835 吨、同比增长20.11%,毛利率35.19%、同比提升2.7PCT;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实现收入60.15 亿元、同比减少1.55%,销量81.40 万吨、同比增长9.57%,毛利率15.91%、同比下降15.35PCT;公司2020 年整体毛利率14.67%,同比下降7.91PCT,主要原因是运费等相关支出由销售费用计入营业成本,以及受到原材料玉米价格上涨、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2020 年全年销售费用3.68 亿元,同比减少68.51%;管理费用4.84 亿元,同比减少10.46%;研发费用1.73 亿元,同比增长185.97%;财务费用1.41 亿元,同比减少47.8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61 亿元,同比减少40.63%;公司净利率5.76%,同比降低1.03PCT;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61亿元,同比减少40.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归母净利润的比值为1.69。
公司2021 年一季度量价齐升,业绩大幅增长。公司2021 年一季度实现收入53.08 亿元,同比增长33.56%,环比增长6.73%,主要原因是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及动物营养氨基酸产品收入增加所致,子公司吉林梅花25 万吨味精产能释放以及味精产品价格上涨带来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本期收入较上期增加36.23%;苏氨酸量价齐增以及赖氨酸、淀粉副产品等价格的上涨促进动物营养氨基酸产品本期收入较上期增加33.96%;根据博亚和讯数据,国产99%苏氨酸2021 年一季度均价14.84 元/公斤,同比增长97.34%,环比增长56.04%;国产98.5%赖氨酸2021 年一季度均价12.07 元/公斤,同比增长77.76%,环比增长40.19%。公司2021 年一季度销售费用1.07 亿元,同比减少65.51%;管理费用1.31 亿元,同比减少7.78%;研发费用5817.79 万元,同比减少3.98%;财务费用4217.97 万元,同比减少49.69%。毛利率16.47%,同比下降6.3PCT,环比提升18.74PCT;净利率7.69%,同比提升1.51PCT,环比提升4.41PCT;公司2021 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9 亿元,主要是预付材料款增加所致。
行业格局向好,未来有一定成长性。过去三年,氨酸基行业一直处于白热化竞争局面,经过几年低价竞争,行业低效产能有效出清,竞争格局目前已经逐步向好;公司作为氨基酸行业龙头企业,具有规模优势和运营优势,市场占有率在持续提升。味精行业70%以上产能在中国,国外企业主要是味之素,国内企业主要为阜丰集团、梅花生物、伊品生物,形成寡头垄断格局,虽然2020 年受原料价格上涨影响毛利率有所下滑,但行业格局较好,价格可以向下传导,长期盈利稳定性强。公司在吉林白城新建的25 万吨味精于2020 年四季度达产,产能规模达百万吨级别,在鲜味剂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21 年通辽合成氨项目、白城三期赖氨酸项目要按计划达产达效,同时还要储备2-3 个新品种、新技术,公司未来具备一定成长性。
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实现收入195.55 亿、216.29 亿和237.39 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80 亿、19.89 亿和23.09 亿,PE分别为11.0 倍、9.3 倍和8.0 倍,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料成本上升过快的风险、新项目释放低于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