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H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324%,下调至“增持”评级8 月29 日公司披露半年报,21H1 实现营业收入12.05 亿元(yoy+197.3%),实现归母净利润2.44 亿元(yoy+324.0%),处业绩预告(2021-052)测算范围内(2.06-2.79 亿元)。我们维持21-23 年公司EPS 为2.32/3.80/5.20元,可比公司PE(2021E)均值48.6 倍,考虑到公司整体产能或进一步提升,锂电铜箔产品结构或进一步优化,给予一定估值溢价,给予公司55 倍PE(2021E),EPS(2021E)为2.32 元,对应目标价127.6 元(前值104.4元),下调至增持评级。
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募集资金助力公司产能扩张报告期内,公司铜箔业务产销向好,公司费用率同比减1.09pct 至8.21%,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同比变动-1.25/-0.96/+3.28/-2.16pct,公司毛利率为31.37%,同比增9.33pct。报告期内,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投项目5000 吨/年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高性能铜箔技术改造项目于21Q1 建成投产,公司铜箔名义产能已提升至2.1 万吨;同时启动再融资工作,筹集资金加快白渡年产1.5 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建设进度,项目计划分两期逐步完成,建设周期一期不超过21 个月,二期不超过18 个月,我们预计一期产能有望于21 年底至22 年初建成,公司远景产能预期将达到8.7 万吨。
技术创新推动产品结构持续优化,6μm 锂电铜箔业务有望量价齐升在锂电铜箔轻薄化趋势确立背景下,公司加大≤6 微米极薄铜箔的产品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技术专利44 项,其中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分别为34 项(获授权11)/10 项(获授权1);此外公司与宁德时代(300750 CH)、比亚迪(002594 CH)等国内外主要动力电池企业合作关系持续稳定,6μm 产品已实现万吨量产,并已批量向下游客户供应4.5μm 铜箔产品。随着公司产能逐步释放,21 年我们预期公司将形成2.85 万吨产能,6μm 以下高附加值薄规格产品占比将提升至50%以上,公司铜箔业务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公司产能快速扩产,下调至“增持”评级
公司21-23 年有望实现快速扩产以满足动力电池快速增长的需求。我们维持21-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36/8.77/11.99 亿元。21 年可比公司Wind 一致预期PE 均值为48.6X,考虑到公司整体产能或进一步提升,锂电铜箔产品结构或进一步优化,给予一定估值溢价,给予公司55 倍PE(2021E),EPS(2021E)为2.32 元,对应目标价127.6 元(前值104.40 元),下调至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收紧导致商品价格下跌。环保等政策导致产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