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由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股62.43%)在内蒙古乌海市经济开发区乌达工业园区投建有机硅新材料一体化循环项目,主要为40 万吨/年有机硅单体及配套5 万吨/年草甘膦、30 万吨/年烧碱生产装置。预计整体投资额为43.08 亿元,其中40 万吨/年有机硅单体装置预计将于2023 年6 月建成投产,配套5 万吨/年草甘膦装置预计将于2022 年6 月建成投产,配套30 万吨/年烧碱装置择机建设。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19 亿元,销售利润7.23 亿元,税后利润4.29 亿元。
围绕“磷-硅-盐”协同,工艺优势以及内蒙较低的能源成本做大做强公司有机硅新材料产业。公司目前拥有有机硅单体产能36 万吨/年,通过自建、并购和招商引资等方式形成了7 万吨/年110 胶、8 万吨/年107 胶、1 万吨/年密封胶、1 万吨/年混炼胶、1 万吨/年特种硅油、0.8 万吨/年白炭黑等有机硅下游配套产品规模。基于与草甘膦装置的有效协同,公司有机硅生产成本低于同行。内蒙兴发地处内蒙古省级工业园-乌达工业园区,园区及周边化工企业较多,基础条件较好,原材料及电力成本较低,投建40 万吨有机硅新材料一体化循环项目将增强公司在磷、硅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和话语权。
草甘膦供给格局优化,景气上行,价格大幅上涨。国外草甘膦装置开工不顺导致供应紧张,且国内两大草甘膦生产企业福华与江山即将合并,供给格局有所优化。需求端则受益于下游需求好转叠加国外出口订单增加,草甘膦供需好转,目前行业库存低位。同时其原材料醋酸、甘氨酸、黄磷等价格上涨推升草甘膦成本,近期草甘膦价格持续大涨。根据卓创资讯的统计,截止5 月17 日国内草甘膦市场均价为39500 元/吨,同比上涨87%,较2021年初上涨39%。公司目前拥有草甘膦产能18 万吨(权益产能为11.24 万吨),预计每涨价1000 元/吨,将增厚公司净利润0.77 亿元。此次投建的有机硅新材料一体化循环项目将配套5 万吨草甘膦产能,通过“磷-硅-盐”产业链循环,彻底解决内蒙兴发生产草甘膦所需氯、碱原料稳定供应问题以及副产氯甲烷销售问题,成本进一步降低,增强公司草甘膦的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深耕磷化工产业链“矿电磷—磷硅—肥化”,产业结构逐步完善,投建有机硅新材料一体化循环项目开启内蒙兴发战略生产基地的建设,打开未来成长空间。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4.25、16.39、18.68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27、1.46、1.67 元,对应当前PE 为12X、10X、9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磷矿石、有机硅、草甘膦、二甲基亚砜等产品价格大跌;2.新项目投产低于预期3.“三磷整治”过严带来的短期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