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上下游一体化,“十四五”城燃前景乐观2021 年3 月1 日公司董事会同意向香港深燃增资1.4 亿美元,成立控股单船公司采购LNG 运输船舶,中长期有望提升公司LNG 气源采运能力,利好上游资源的多元化布局。公司城燃业务跨区域经营初具规模,“十四五”有望持续受益于深圳本土渗透率提升与异地项目扩张。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2 年EPS 为0.47/0.58/0.69 元,给予2021 年15xPE,目标价8.7元,维持“买入”评级。
“30/60”目标加速行业发展,支撑城燃业务做大做强中国提出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目标,展现减碳决心。2020年中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仍在57%左右,天然气不足10%。“减煤、压油、增气”将是“十四五”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我们认为中国天然气行业仍有较长增长期。公司管道燃气业务以深圳为基础,跨区域经营初具规模,2020 年天然气销售收入95 亿元,同比+5%,销气量38.6 亿方,同比+22%。我们看好公司管道燃气业务“十四五”发展前景,主要基于:
1)深圳本地通气用户逐年增长,将得益于城中村改造、工商业“瓶改管”
与新气电厂投产;2)异地城燃项目扩张以及工业煤改气。
上游资源多元化布局,自建LNG 船解决运输短板公司自有LNG 接收站于2019 年8 月投产,设计周转能力为10 亿方/年,2020 年仍处于产能爬坡期。船期是制约LNG 接收站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因素之一。该接收站储罐为8 万方,船型匹配方面5-10 万方可选择空间较小,且存量LNG 船大多已绑定项目资源。公司此次增资1.4 亿美元采购LNG 运输船舶,有望提升公司自主采购的灵活性和成本控制力。船期问题解决也利好自有接收站盈利能力,根据我们的测算,在产能利用率达到60%/100%时,接收站净利润分别为3.9/6.9 亿元,对应每方0.65/0.69 元。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根据下游销气量结构和上游气源采购变化,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2 年归母净利为13.4/16.7/19.9 亿元(前值12.3/15.2/17.0 亿元),对应EPS 0.47/0.58/0.69 元,PE 14/11/10x。考虑到深圳燃气自有 LNG 投产带来的增量贡献,可适当给予估值溢价,参考可比公司21 年平均PE 10x(华泰预测&Wind 一致预期),给予公司2021 年15xPE(前值为2020 年20xPE),目标价8.7 元/股(前值8.6 元/股)。我们认为,当前股价已充分反映气价极端波动的悲观预期,随着公司气源多元化逐渐成型,成本控制力有望强化,公司长期价值或被低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气价风险;国内政策风险;海外气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