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地产产业链拖累,中期业绩大幅下滑: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95.07亿元,同比增长1.21%;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减少32.58%;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1.43%;单季看,公司Q2实现营收51.54亿元,同比下降2.82%,环比增长18.37%;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下降68.27%,环比增加52.94%。1-6月份EPS为0.13元/股(扣非),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1元/股,好于EPS。
分产品看,业绩贡献最大的还是磷矿石、黄磷及下游产品,由于受销量下降27%的影响,收入下滑3.7%,显示了价格上涨较多,幅度为26%;其次是草甘膦板块,销量增长25.8%,但价格下降5.5%,收入增长18.88%,毛利率提高了8.55个百分点,使得毛利提高了130.6%。下滑最多的是有机硅及氯碱板块,收入下滑28%,毛利率下降16个百分点,单价下滑48%,预计有机硅板块未来还有弱化的可能。
受环保等政策影响,磷化工产业链有望崛起:受环保等政策约束,磷化工产业供给端收缩,而磷矿石本身集中度相对较高,在400多家企业中,产量100万吨以上的有4家,他们占有24%的磷矿总量;10万吨以下的小型磷矿,产量占总量的45%。2017年开始政策发力,磷矿石产量在2016年见顶,2018年下滑21.77%;但主要下游磷肥的产量降幅只有12.53%,显示出供给侧收缩的更快,行业供需趋于紧平衡,价格有望上行。
公司资源禀赋明显,产业链完善,具有技术优势:公司打造了“矿电化一体”、“磷硅盐协同”和“矿肥化结合”的循环产业链优势,依托磷矿石资源禀赋优势,坚持“精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先后组织实施了10个国家重点项目、15个省级重点项目。截至到中期,公司拥有核心技术专利40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4想,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58项。其中黄磷和草甘膦清洁生产技术攻克了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出口到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与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展黑磷开发,是国内首家参与研发二维新材料黑磷及其应用技术的企业,目前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另外,公司还有水电站32座,总装机容量17.85万千瓦,丰富的廉价电力及磷矿石资源使得公司成本优势明显。
财务结构优化,财务压力可控:公司逆周期扩张带来了一定的财务压力(中期负债率近70%),但是公司财务结构持续优化。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项目于8月2日获得证监会正式核准批文;完成10亿元公司债一期3亿元发行;成功置换逾15亿元短期借款为中长期借款;新增银行授信4.5亿元。公司H1财务费用率3.25%,较去年同期下降0.04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磷矿石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紧平衡有望促使价格上行,公司是磷矿石价格弹性最大的标的。我们预计2019-2021年EPS分别为0.25、0.49、0.69元/股,年复合增速为66.1%。ROE为2.8%、5.2%、7.0%。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环保治理风险、逆周期扩张带来的财务风险、化工品价格波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