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快速增长,行业前景广阔。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0%以上的无机高分子纤维,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进入21世纪,碳纤维生产和复合材料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复合材料应用的高速增长。大型飞机B787飞机上的复合材料用量达到50%,A350飞机复合材料用量达到52%。此外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复合材料应用部位已从原先的次承力构件扩展至主承力构件。以美国波音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商用大型客机波音787为例,其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扩大到飞机机翼、机身等主承力结构。我们认为未来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看好航空复材龙头中航复材未来业绩发展。公司子公司中航复材是国内航空复合材料行业的领跑者,是我国目前军用航空复合材料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并且已涉足民用航空复合材料的制造。中航复材目前主要产品为树脂基复合材料预浸料、蜂窝及芯材等军用航空复合材料原材料产品,系国内该类产品的主要提供商,占有明显的市场和技术优势。中航复材近三年收入和净利润CAGR分别为9.56%/25.71%,同时平均净利润率达到12.1%。据公司《2018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披露,2018年复合材料业务收入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净利润同比增加约5100万元。我们认为,受益于复合材料行业良好发展前景与行业领跑者的地位,中航复材未来业绩有望保持较好增长。
继续拿地更好落实房地产逐步退出承诺。由于存在潜在同业竞争,公司承诺在2015年重组完成后的5年内有序退出房地产业务。2018年上半年公司可供销售的商品房已经较2017年同期大幅减少(上半年公司房地产收入同比减少47.11%),此外公司于2018年7月通过土地市场竞拍取得58331.02平方米地块,此举将更好地落实房地产业务逐步退出的承诺,为房地产业务退出创造更好的条件。
降低历史包袱轻装上阵,步入发展新阶段。公司于2017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772万元(主要分布于子公司江苏致豪、航智装备、南通机床和优材京航);计提内退福利8855万元(主要系机床业务亏损、业务不饱满等导致的富余人员比例较大);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083万元(系2015年反向收购所形成)。目前公司已无反向收购所形成的商誉,同时2018年上半年存货较2017年年底减少约2亿元(2018年三季度存货再次增加主要系7月公司房地产业务拿地所致)。据公司《2018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披露,2018年公司原重组时因构成业务的反向收购产生的合并口径评估增值摊销额同比减少约4370万元,18年无计提职工内退福利。我们认为公司此举有助于优化人员结构与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降低历史包袱,轻装上阵,进入发展新阶段。
制造院唯一上市平台,以成为航空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制造基地为发展目标。据航空工业基础院官网介绍,公司股东中航高科技与航空工业基础院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是基础院资本化运作和产业孵化的平台。据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官网介绍,2016年,在航空工业制造所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相关单位和业务,组建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进一步提高航空制造技术综合集成能力,为航空工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目前制造院除了本部625所(并含复材中心、智能制造装备中心)及下属的本公司外,还包含特种结构研究所(637所)和航空精密机械所(303所)2家研究所。据中航高科技信用评级报告,2017年公司股东中航高科技总收入达51.16亿元,我们认为一方面公司以成为航空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制造基地为目标(见2017年半年报),另外一方面作为制造院下属唯一上市平台,看好未来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结合公司《2018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所披露的公司预计2018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888.05万元左右,同比增加270%左右。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22、0.25、0.27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情况,考虑公司航空复材业务龙头地位和稀缺性以及后续业绩的良好增长,给予公司2019年35-45倍PE估值,对应合理价值区间8.75-11.25元/股,“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需求下降;(2)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