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西威(002920):智能驾驶景气加速 TIER1小巨人迎产品、客户、ARPU三击

研究机构:国盛证券 研究员:刘高畅/杨烨 发布时间:2021-11-15

  出身德系的国内汽车电子Tier 1 领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1)公司聚焦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业务群,出身德系背景,具备和全球主流整车厂的良好合作基因;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有近15%股份,叠加2021 年新一期股权激励,充分绑定核心员工。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2020 年公司以10.86%市占率荣居中国智能座舱tier1 前装市场龙头。2)随着公司汽车智能化产品放量,业绩重回高增轨道,2020 年实现收入67.99 亿元,YoY 27.39%,归母净利润5.18 亿元,YoY77.36%。2021H1 座舱产品贡献82%收入,智能驾驶板块快速增长,实现收入5.71亿元,YoY 达183%,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随着公司产品矩阵的扩张,公司客户覆盖范围不断拓展,提供给单个客户的品类亦不断增加,叠加汽车智能化趋势带来的单车价值量提升产业趋势,公司有望迎来产品、客户、ARPU 三击。

  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持续提升,打开千亿级别智能座舱市场,2025 年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0 亿元。1)根据罗兰贝格数据,2020 年中国L2 及以上级别的ADAS 系统渗透率仅为9%,到2025 年这一渗透率可达到40%。汽车智能化推动汽车电子电气构架变革,从分布式走向集中式,域控制器为当前汽车智能化产业的关键核心。2)全球智能座舱出货量快速增长,预计2025 年全球出货量可达1,300万套,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可破千亿。中国市场集中度较低,2020 年CR5 为41.88%,德赛西威以10.86%市占率位列第一。3)L4 级别的自动驾驶要求400TOPS以上的算力,高算力、低功耗的自动驾驶SoC 芯片将成为域控制器的核心。目前自动驾驶芯片厂商角力,英伟达一马当先。由于车企追求智能驾驶产品的差异化,长期来看,具有开放生态的芯片厂商有望胜出。我们预计我国ADAS 域控制器市场规模预计2025 年有望超过700 亿元,CAGR 超过55%,市场前景乐观。2020 年中国智能驾驶域市场CR3 占比近70%,海外厂商占主流,中国厂商亦开始积极参与开发。

  具备车规级量产能力,深耕英伟达生态,高价值量IPU 系列域控制器加速公司成长。

  1)五个“有”是公司抢占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市场的底气:公司长期参与全球汽车巨头供应链,有资源和经验;兼具强大的软硬件能力,能够进行灵活开发,IPU03 已量产,有能力和成功案例;有长期合作伙伴,与英伟达开展深度合作,有望率先受益于智能驾驶渗透率快速提升的产业红利;有量产时间优势:基于英伟达芯片的高端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领域,德赛西威量产时间领先全球;IPU04 域控制器算力极高且具有价格优势。2)公司域控制器产品矩阵丰富,覆盖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IPU01-04 可满足低端到高端的各类需求。我们预计主打中低端市场的IPU02 和高端市场的IPU04 将成为公司最主要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022 年有望为公司带来超过18 亿元收入,大规模量产将推升整体毛利率,带来长期盈利能力加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 年实现收入91.48/124.86/159.6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78/11.53/15.31 亿元,给予2021 年目标市值670 亿元。

  2025 年市值空间有望达到1,530~2,475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提升速度低于预期;经济下行;供应链管理风险;关键假设可能存在误差的风险。

公司研究

国盛证券

德赛西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