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中国化学跟踪报告。
事件评论
中国化学正积极探索“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开发模式,主攻“卡脖子”技术,拓展新材料行业高附加值产品领域,目前公司在化工新材料领域已研发和掌握己内酰胺、己二腈、气凝胶等核心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持续推动研发项目向产业转化;在化工工程领域,则布局新能源及碳中和相关领域,迎来新一轮成长。
本篇跟踪报告,我们将对公司新业务情况进行详细梳理。
己二腈:打破海外垄断,投产在即打造新增点。己二腈是尼龙66 主要原料,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公司所属天辰公司研发成功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丁二烯法己二腈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投资建设天辰齐翔 50 万吨/年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 20 万吨/年己二腈正在淄博建设,预计 2021 年底竣工、2022 年初投产。
硅基气凝胶:助力碳中和,一期年底投产。气凝胶是目前已知热导率最低的固体材料,在双碳背景下,气凝胶作为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重点产品和服务项,发展空间广阔。公司一期年产5 万方硅基气凝胶复合材料项目于已于去年底开工建设,今年底即将投产运行。(项目总投资40 亿元,分三期建设)? PBAT:受益新版“限塑令”,一期春节前投产。PBAT 可降解性和生物安全性得到了全球性认证,可应用于包装材料、餐具、卫生用品等一次性塑料用品,通过改性还可用于医用材料、光电子化学、精细化工等领域。随着国家新版“限塑令”深入推进,PBAT 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迎来广阔市场空间。公司联手新疆天业投资建设的一期10 万吨/年PBAT 项目将于春节前投产(总规划50 万吨/年)。
从研发到产业转化,化工实业转型持续推进。除上述项目外,公司正聚焦聚烯烃弹性体(POE)、环保催化剂、ASA 树脂、聚酰亚胺、阻燃尼龙、尼龙 12、垃圾气化、氢能储运等一批中高端高附加值产品技术领域,有序推进关键技术小试研发、中试放大和产业转化,不断延伸研发板块和实业板块的产品链、产业链、价值链,公司整体从工程向化工实业转型正持续稳步推进,有望持续推动自身价值重估。
工程:布局新能源+碳中和,拥抱新成长。在工程领域,公司旗下华陆公司已形成完整的多晶硅技术工艺包,去年以来承接多项设计、施工合同;旗下五环公司对制氢、储(运)氢积极进行了技术探索和项目落地;旗下天辰公司承揽国内80%以上的百万吨级纯碱项目(纯碱在碳酸锂的制程中必不可少);旗下东华科技在碳酸锂等众多的细分产品技术上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中国化学十四公司承揽国内规模最大CO2 捕集装置,助力碳中和。
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4.4 亿、54.4 亿、66.0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16.9 倍、13.8 倍、11.3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重大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2. 重大工程项目应收款项无法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