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601117):百亿定增成功落地 新材料转型有望加速

研究机构:国盛证券 研究员:何亚轩/程龙戈/廖文强/夏天 发布时间:2021-09-13

  百亿定增落地,大股东认购30 亿元。公司公告成功向19 名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11.76 亿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23.8%),发行价8.5 元/股,共募集资金约100 亿元。其中控股股东中国化学工程集团认购3.53 亿股,获配金额约30 亿元,占比约30%。第二大认购方为金石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出资人主要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获配约15 亿元。其余认购者包括国新投资、易方达基金、财通基金、富荣基金、泰康资产、大家资产、华泰证券、中信证券、中邮证券、驼铃资产等投资机构。根据公告,发行定价采取询价方式,共38 家机构报价,价格区间7.83-10.22 元/股,有效认购金额为面向大股东外发行额度的2.55 倍。锁定期方面,控股股东锁定18 个月,其余投资人锁定期为6 个月。

  资本实力显著增强,有望加速工程推进及新材料实业转型。本次定增是中国化学2010 年上市后首次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募资金额占公司2020年底归母净资产的26.6%,将显著增强公司资本实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本次募集资金40 亿拟投向俄罗斯NFP5400MTPD 甲醇、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两个工程项目,30 亿投向尼龙新材料(己二腈)实业项目,其余归还银行贷款。从投向上看,此次定增一方面将着力公司在手重点大型工程项目施工推进,促订单向收入加快转化;同时为化工新材料项目投资积蓄了充裕资金,有望保障后续资本开支强度,加快公司向“技术+实业”

  方向转型。

  化工新材料有望推动新成长,技术储备丰厚转型潜力大。目前公司化工新材料已投产己内酰胺项目,运行良好,在建己二腈、硅基气凝胶、PBAT 三个实业项目,待一期投产后,我们测算公司21-23 年,化工实业项目可实现收入46/121/155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8/16.8/22.8 亿元。公司化工新材料在2022 年有望实现质的突破,推动业绩快速增长,开启“技术+实业”

  第二成长曲线。公司公告未来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和“科技兴化”战略,建立了“1 总院+多分院+N 平台”的技术创新平台体系,探索“技术+产业”

  的一体化开发模式,主攻“卡脖子”技术,拓展新材料行业高附加值产品领域,正在聚焦聚烯烃弹性体(POE)、环保催化剂、ASA 树脂、聚酰亚胺、阻燃尼龙、尼龙12、垃圾气化、氢能储运等一批中高端的高附加值产品技术领域,有序推进关键技术的小试研发、中试放大和产业转化,未来持续“技术+实业”输出潜力巨大。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8/69/83 亿元,同比增长30%/44%/20%,考虑定增后EPS 分别为0.78/1.13/1.36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7/12/10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下跌风险,疫情反复风险,海外项目执行风险,实业项目投产业绩不达预期,毛利率下降风险。

公司研究

国盛证券

中国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