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半年报,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5.41 亿元,同比+32.75%;归母净利润2.41 亿元,同比+44.1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8 亿元,同比+56.67%,其中Q2 单季实现营收7.55 亿元,同比+33.09%;归母净利润1.13 亿元,同比+80.1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7 亿元,同比+124.50%。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收入端:21Q2 实现营收7.55 亿元,同比+33.09%。21Q2 实现营收7.55亿元,同比+33.09%,21Q2 单季度营收值创上市以来的新高,预计主要是受电控产品销量的增长,2021 年上半年电控产品销量55.31 万套,同比+73.71%,其中主要增量来自于EPB 新增配套项目。集成式线控制动产品下半年预计也将贡献2-3 万套增量,线控产品全年有望保持高增速。
毛利率:21Q2 毛利率同比+0.62pct 至25.46%。21Q2 公司毛利率为25.46%,同比+0.62pct,环比-0.20pct。如果考虑到去年四季度会计准则的变更(将运输、仓储等费用划入营业成本),同比改善程度更大。环比小幅下滑,预计是受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但公司毛利率表现情况优于行业水平。
利润端:21Q2 归母净利润1.13 亿元,同比+80.10%,净利率为15.18%,同比+2.08pct。21Q2 公司归母净利润1.13 亿元,同比+80.10%,净利率15.18%,同比+2.08pct,公司毛利率同比+0.62pct,叠加期间费用率同比-1.64pct,使得公司净利率同比+2.08pct 至15.18%,从期间费用率各项来看,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9%/2.57%/6.28%/-0.42%,同比分别-0.78pct/-1.78pct/-0.23pct/+1.14pct,在Q2 营收同比+33.9%的情况下,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都有所摊薄,财务费用率有所上升,主要是21H1人民币升值,导致汇兑损失从20H1 的125.29 万元增加至798.08 万元,同比+537%。
公司三大业务在手订单充沛,20 年低谷已过,将重新步入成长轨道。
①EPB 业务:2020 年公司新增EPB 项目43 项,包括长安自主的EPB 平台项目以及长安福特等合资车型,在手订单充裕,合资客户开拓顺利。
②轻量化业务:2020 年公司新增轻量化项目19 项,其中2020 年11 月新增1 个国际著名主机厂商全球平台项目(前后转向节),依据客户量纲显示项目车型单年度最高量产超21 万辆,2020 年12 月公司轻量化项目再增加1 个欧洲著名主机厂商全球平台项目(铸铝控制臂),依据客户量纲显示项目车型单年度最高产量超48 万辆。
另外,公司将全资控股威海伯特利(此前持股51%),威海伯特利18-20年的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0.64 亿元、0.54 亿元、0.31 亿元,全资控股威海伯特利将增厚公司归母净利润。
③智能驾驶业务:2019 年7 月公司完成线控制动系统新产品研发并进行新产品发布,2020 年底已完成年产30 万套线控制动系统产能建设目前生产线已经完成调试,2021 年将有三个以上车型批量生产。另外,目前基于前视摄像系统的ADAS 系统研发工作进展顺利,A 轮样机已经装车测试,已经获得四家主机厂定点项目,预计2022 年上半年量产。
投资建议:公司聚焦汽车电控类产品,产品持续升级,产品品类持续拓展,单车配套价值量大幅提升,合资外资客户持续开拓,客户结构持续改善。
公司一方面受益于EPB 渗透率提升和轻量化产品放量,另一方面线控制动产品和ADAS 产品将在21-22 年的陆续量产,中长期有望成为ADAS系统集成供应商。
保守预计公司2021-2023 年总营收依次为36.12、43.54、52.71 亿元,增速依次为18.8%、20.5%、21.1%,归母净利润依次为5.90、7.17、8.87 亿元,增速依次为27.7%、21.7%、23.6%,当前市值165 亿元,对应PE 依次为28.0、23.0、18.6 倍。基于公司原有业务的持续成长以及公司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布局,给予28-32 倍PE 估值,对应21 年5.9 亿利润的目标价区间为40.3-46.1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进不及预期;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新产能爬坡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