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0.84 亿元(yoy+36.14%);归母净利润4.04亿元 (yoy+110.5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6 亿元(yoy+145.70%),Q2套期保值利得和政府补助导致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减少;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0.13 亿元(yoy+58.98%)。其中,Q2 营收31.34 亿元(yoy+35.18%,qoq+6.24%);归母净利润2.23 亿元(yoy+66.91%,qoq+23.43%)。Q2 公司ROE 达到6.13%,主要系联碱和磷酸一铵毛利率大幅提升。
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复合肥毛利率逆势提升,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
(1)填平补齐完善产业链,热电联产项目于2021 年5 月投产,用汽、电成本降低巩固一体化优势。(2)上游磷矿石资源到下游黄磷和磷酸一铵布局完善,2022 年200 万吨磷矿产能有望投产将继续强化磷化工产业链布局,今年以来单质肥磷酸一铵价格上涨72%,而复合肥价格仅上涨54%,公司通过产业链配套优势实现复合肥毛利率提升5.20%至18.80%。
(3)复合肥跟随农产品景气,目前全球谷物库存消费比创7 年新低,行业景气周期有望延续带动复合肥需求。同时,公司新建松滋和昌吉项目,合计将新增肥料产能85 万吨,化肥销售有望进一步提升。
玻璃景气周期开启,联碱法盈利突出。公司拥有联碱法产能60 万吨,纯碱和氯化铵各60 万吨,上游配套合成氨。目前,华东重碱价格从年初的1475 元/吨上涨至2525 元/吨。竣工周期叠加光伏周期有望拉动纯碱需求,2021 年1-7 月平板玻璃累计产量59918 万重量箱,同比增长11.1%,创下历史最高水平。2021 年地产竣工有望进一步修复,同时光伏玻璃新增产能限制放开,光伏新增产能释放将进一步加大纯碱需求推动价格上涨。联碱法复产60 万吨氯化铵,氯化铵价格已从年初600 元/吨已经上涨至1200 元/吨,氯化铵配套为复合肥生产提供氮肥。目前联碱法双吨价格已经超过3700 元/吨,双吨利润在1500 左右,纯碱和氯化铵景气有望持续贡献利润。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28/9.44/11.50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6X/12X/10X,维持6 个月目标市值146 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环保政策不确定性;需求下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