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公司发布2021 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23 亿元,同比增长107.82%;归母净利润7.75 亿元,同比增长293.93%;扣非归母净利润7.16亿元,同比增长308.4%。
平安观点:
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势,多项指标创单季新高:21 年上半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高景气度以及20 年的低基数,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从收入结构上看,报告期内负极、涂覆隔膜、锂电设备营收分别为24.54/8.95/3.68 亿元,合计占总营收比例为94.7%。从盈利能力上看,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7%,同比提升6.4pct,主要由于石墨化全并表且产能释放带来生产成本的显著下降;销售净利率为19.78%,同比提升8.52pct;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改善,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2.5pct 至2.3%,主要由于运输费用调整至生产成本所致,同时定增资金到账使得财务费用显著下降。从单个季度来看,2Q21 实现营收21.84 亿元,同比增长104.3%,环比增长25.6%;实现归母净利润4.4 亿元,同比增长324%,环比增长31.6%;二季度综合毛利率36.38%,同比提升5.6pct,环比下降1.4pct,销售净利率为20.19%,同比提升9.2pct,环比提升0.92pct。
总体来看,公司二季度的业绩延续了一季度的高增长态势,营收、净利润和主要产品的出货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随着下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的延续,公司业绩有望环比持续提升。
负极出货翻倍,一体化提升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负极业务实现营收24.54 亿元,同比增长79.5%;江西紫宸净利润3.94 亿元,同比增长155%;负极出货量4.52 万吨,同比增长103.6%。预计公司二季度负极出货量超过2.5 万吨,环比增长超25%。上半年负极单价5.42 万元左右,环比2H20下降约1300 元/吨;单吨净利润近9000 元(不含石墨化);我们预计上半年石墨化自给率超70%,包含石墨化的负极单吨净利1.1-1.2 万元。尽管上半年以来焦类价格持续提升,且内蒙限电导致石墨化价格不断上涨,但由于公司石墨化自给率较高、炭化产能不断释放且提前锁定部分低成本原料,产品质量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稳定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一 体化布局的优势较为明显,因此盈利相对平稳。估计公司目前拥有负极产能13 万吨左右,石墨化产能约6.5 万吨;下半年公司将重点推进江西6 万吨负极扩建项目及内蒙二期5 万吨石墨化项目,预计21 年末建成投产,全年负极出货预计超10 万吨;此外,公司规划四川邛崃20 万吨一体化项目,其中一期10 万吨拟通过引入新型工艺及设备、减少运输费用、增加产品收率等工艺一体化的综合方式实现成本控制,并针对特定动力电池客户开发个性化产品;预计2025 年之前公司负极产能将达到40 万吨规模,石墨化产能超33 万吨,奠定行业龙头地位。
涂覆隔膜出货超预期,强化原材料布局。报告期内公司涂覆隔膜业务实现营收8.95 亿元,同比增长217.7%;子公司宁德卓高净利率13.92%,同比减少2.1pct;涂覆隔膜及加工出货量达到8 亿平米,同比增长264%,占同期国内湿法隔膜出货量的31.88%,较去年同期提升2.12pct。上半年涂覆隔膜均价1.12 元/平米,较2H20 环比增加0.05 元/平米,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多层、复杂涂覆业务占比有所提升,使得均价稳中回升。产能方面,公司在加快宁德卓高年产5 亿平定增募投项目的基础上,通过购买现有成熟厂房,加快产能扩建速度,配合公司在四川邛崃及广东肇庆生产基地建设进度,目标在2022 年和2025 年分别形成超过40 亿和60 亿平米的隔膜涂覆产能。除此之外,公司也进一步强化在原料端布局,基膜方面,溧阳月泉基膜合格率及综合直通率持续提升,并已具备5μm 超薄膜生产能力,四川卓勤基膜和涂覆一体化项目一期4 亿平项目已完成设备选型与订购;涂覆材料方面,溧阳极盾涂覆材料二期产能建成投产,已形成年产5500 吨纳米氧化铝及勃姆石产能,子公司四川极盾启动1000 吨纳米氧化铝产能建设,同时取得东阳光氟树脂60%股权和四川茵地乐29.89%股权,形成涂覆材料PVDF 及粘结剂改性PAA 的自给能力,并成功完成大客户产品导入,进一步巩固提高公司涂覆隔膜加工业务的综合竞争力。
锂电设备需求旺盛,新品类取得订单。报告期内公司锂电设备业务实现营收3.68 亿元,同比增长189.2%,子公司深圳新嘉拓净利率8.46%,同比减少4.4pct。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涂布机业务在手订单超过30 亿元,反映出动力电池产能的急剧扩张带来锂电设备供不应求的现象;公司新产品包括卷绕机、叠片机、注液机、氦检机、化成分容设备等,目前在手订单超过3亿元;随着下半年公司在手订单的陆续交付,公司锂电设备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全年锂电设备的业绩贡献有较强的保障。
公司拟投资14 亿元在广东肇庆市建设设备基地,以服务华南市场,进一步提升设备产能,推动业务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高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龙头和成长迅速的隔膜新星,直接受益于 LG/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客户在国内和海外市场的需求放量;同时成本端受益于针状焦、石墨化、基膜、涂覆材料等环节的产能释放和工艺改进,未来产能扩张+一体化延伸将成为公司坚定不移的战略举措,21 年公司业绩有望重回高增长。公司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增长,我们上调公司 21-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6.25/23.18/30.20 亿元(前值 13.51/17.19/21.39 亿元),对应8 月5 日收盘价PE 分别为63.7/44.6/34.3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疫情影响持续的风险,海外疫情反复,可能给公司的出口和海外业务拓展造成负面影响;2)竞争激烈导致价格超预期下降的风险,若行业内项目投产众多带来产能过剩引发价格战,将给公司利润带来负面影响;3)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负极产能利用率较高,短期供应偏紧,若后续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业绩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