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1 年一季报,报告期实现营收5.92 亿元,同比增长115.81%,实现归母净利润2.18 亿元同比增长198.83%,大超预期。
分析判断:
业绩大超预期,景气度顺畅传导
受国际形势影响和我国武器装备建设提质提速影响,公司于去年下半年开启高速增长模式,2020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86 亿元,同比增长74.43%,其中主要为自产高端MLCC 业务拉动公司业绩,充分显示出下游航空航天等特种领域高景气度。去年公司的单季业绩情况与以往大不相同,往年公司收入和利润主要集中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第四季度为公司淡季,但公司2020 年四季度单季净利润环比增长44.68%,下游客户采购节奏变动十分明显,公司产品的稀缺性和必要性,以及下游客户采购的紧迫性充分凸显。2021 年一季度业绩环比再度提升31.38%,单季实现净利润占去年全年净利润的44.86%,证明高景气状况传导顺畅,下游需求持续增长。
军用MLCC 市场格局稳定,公司将充分享受行业红利考虑到十四五期间武器装备放量,新型号战机和导弹等武器装备需求量均有数倍的提升,同时装备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也将拉动军用MLCC 的需求量,军用MLCC 整体市场空间将持续快速扩大,十四五末有望达到百亿级规模,行业红利极其明显。而军用MLCC行业格局非常稳定,其中鸿远电子、火炬电子和成都宏明三家巨头占据了大部分军用MLCC 市场。行业在快速增长,而技术门槛和军品供应商的稳定性或将使军用MLCC 市场的马太效应愈发凸显,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之一将充分享受行业红利带来的业绩增长。我们认为,公司的高增长模式具有至少3 年的持续性,将随着下游武器装备质和量的双升在业绩中充分体现。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自主可控+品类扩张奠定后续竞争力
2021 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7.46%,达到1193.32万元,主要系公司当期新增研发项目较多以及鸿远苏州投产后也开始了项目研发工作,人工成本和直接投入费用随之大幅增加所致。公司近年来的研发投入已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 公司MLCC瓷料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应用于射频微波电容器和单层瓷介电容器的生产,加强了公司在瓷介电容器领域的技术深度,进一步提高了自主可控能力。此外公司还成功开发单层瓷介电容器、宽带电容器、小尺寸高可靠滤波器、高能混合钽电容器等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产品品类,公司近年来推出的新产品直流滤波器销售额占自产业务收入比例已超过1%。我们认为随着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自主可控程度将持续提升,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品类也将不断扩展,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在军用关键元器件领域的市场份额和地位。
发布2021 年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后续发展信心公司发布2021 年股权激励计划,拟向103 人授予100 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当前总股本的0.43%,授予价格为61.71 元/股。解禁条件分别以2020 年营收/净利润为基础,2021、2022、2023 年同比增长不低于30%/35%、69%/76%和120%/128%,按此测算公司2020 至2023 年的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2.88%。我们认为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说明对公司后续发展充满信心,同时股权激励有助于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推进公司的长远发。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1-23 年分别实现营收25.99 亿元,37.13 亿元和48.44 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8.02 亿元,11.66 亿元和15.30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3.46 元,5.04 元和6.61 元,对应PE 分别为36X、24X 和19X。维持盈利预测不变,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1)公司自产产品主要应用方向为国防军工方向,客户采购计划性强,存在客户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2)公司瓷料研制能够帮助公司自主可控程度进一步提升,但瓷料研发技术难度高,存在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3)公司代理业务受国际MLCC 价格影响大,存在产品价格和利润率水平下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