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4 月21 日,中国中免发布2020 年年报。2020 年公司收入526 亿元/同比增长8.2%,归母净利润61.4 亿元/同比增长32.57%,扣非后归母净利59.7 亿元/同比增长55.8%。其中,Q4 实现收入175 亿元/同比增长40%,归母净利润29.8 亿元/同比增长61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8 亿元/同比增长622%。
公司一季度实现收入181.3 亿/同比增长127.48%,营业利润44.6 亿/上年同期亏损3.2 亿,实现归母净利润28.5 亿/上年同期亏损2186 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3 亿/上年同期亏损1.2 亿,符合此前业绩预告。
评论:
1、三亚上海业绩靓丽,海免并表增厚业绩。公司2020 年收入526 亿元,归母净利润61.4 亿/同比增长33%,主要受益三亚店增长,海免并表与日上上海业绩提升,分渠道看,2020 年三亚店收入213 亿/+104%,表观利润29.7 亿/+109%,利润率13.9%/+0.3pct;海免收入99 亿(海免约60 亿+补购约40 亿),净利润15.4 亿,利润率15.6%,归母净利润6.6 亿;日上上海收入137 亿/-9.4%,净利润24.4 亿,利润率17.8%,归母净利润12.5 亿/+178%;日上北京收入42.7 亿/-70%,净利润-15.5 亿,归母净利润-7.9 亿/上年盈利1.4 亿。考虑批发加回,预计海南贡献归母利润60-65 亿,上海日上贡献利润12.5 亿,北京和其他渠道亏损约10+亿。
2、Q4 利润率环比回落,上机租金冲回增厚业绩。Q4 收入175 亿元,归母净利润29.8 亿,其中上海机场Q4 冲回计提租金8.1 亿(2020 年保底41.58 亿,实际11.56 亿,假设前三季度计提租金31 亿,实际缴纳10 亿,Q4 冲回增厚归母8.1 亿),若不考虑冲回,利润约21.7 亿/利润率12.4%,低于Q3 的16.3%(假设Q3 机场租金调整后增厚业绩3.5 亿,调整后净利润26 亿)。
其中Q4 整体毛利率39.9%/环比Q3 提升1pct,成本端盈利改善;管理费用率环比提升2.9pct,同比下降0.9pct,主要是公司例行在Q4 计提奖金,属于季节性波动,人工成本同比有所下降;值得关注的是Q4 公司资产减值损失6.5 亿元/上年同期2.6 亿元,20Q3 的减值损失也仅有0.5 亿元,可以看到20 年末存货减值准备9 亿元,减值率5.74%,主要为疫情期间,卷烟无法通过线上渠道销售形成积压,19 年末存货减值准备2.2 亿元,减值率2.45%,并于2020 年冲回;此外Q4 财务费用-3.26 亿元,环比Q3(-2.19 亿元)有所下降。若不考虑季节性奖金与减值准备因素,Q4 由于离岛免税占比提升,利润率较Q3 还有所增加。
3、三亚店Q4 高增长,海免并表增厚业绩。Q4 三亚免税店购物87 万人次/环比增长22.8%,客单价9938 元/环比增长3.2%,实现收入86 亿元/环比增长26.7%,受益于政策红利逐步释放与Q4 海南旺季。2020 下半年三亚店表观归母净利润23.7 亿元/同比增长303%,利润率15.5%/同比提升4.0pct(母公司截留部分供货利润),一方面是2019 年同期三亚海棠湾二期开业计提开办费,此外离岛免税规模快速扩容降低成本摊薄各项期间费用。2020 年海免实现收入99 亿元,净利润15.4 亿/利润率15.6%,归母净利润6.6 亿元;其中下半年实现收入68.8 亿,归母净利润5.12 亿元,归母净利润率7.4%,较上半年疫情期间(4.8%)大幅提升。
2020 下半年,剔除三亚、海免、日上销售,其他免税渠道收入25 亿元,以全体毛利率估算毛利润8.2 亿元,支付租金约10 亿元(下半年总租金10.6 亿元,假设上海机场冲回租金10 亿元,首都机场计提租金10 亿元,三亚店租金2 亿元,其他渠道租金约10亿元),人工费率5%,预计其他渠道亏损3 亿元。剔除日上和其他免税渠道,预计三亚和海免取得归母净利润43 亿元,对应归母净利率在19.4%左右。
4、日上直邮贡献收入,首都机场减租尚未落地。2020 下半年日上上海实现收入68.6亿元/同比下降7.5%,环比持平,主要由直邮贡献收入,归母净利润11.9 亿元(净利润23.3 亿元),若不考虑租金冲回,预计下半年直邮业务实际净利润在14-15 亿元,净利润率在21%-22%;2020 下半年日上北京实现收入15.9 亿元/同比下降57%,环比持平,主要由直邮贡献收入,归母净利润亏损4.8 亿元,主要是计提保底租金。
5、有税业务及折扣致毛利率下滑,销售费用减少。2020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0.22%/下降11.01pct,主要是直邮、补购为有税业务,其进口环节税计入成本,导致毛利率较低;其中免税业务毛利率44.9%/同比下降6.81pct,主要是折扣促销较往年增加,有税业务毛利率32.6%/同比增加1.0pct。销售费用率16.8%/同比下降14.3pct,主要是上海机场租金减免;管理费用率为3.1%/基本持平;财务费用-5.45 亿/上年同期0.1 亿元。
此外公司其他应付款59 亿,较年初增加约38 亿,主要是首都、白云等机场计提租金。
6、Q1 收入增长靓丽,利润率水平整体稳定。2021Q1 中免收入181.3 亿,其中预计离岛免税(含补购)销售142 亿(三亚店100 亿,三亚机场2.5 亿,海免26-27 亿,补购约13-14 亿),日上销售约34 亿,总部会员购(主要是广州会员购)销售约5 亿。
此外从盈利角度看,20Q3 整体利润率14.1%,考虑上海机场租金加回在16.3%,20Q4整体利润率16.9%,若不考虑上机租金冲回大约在12.4%,而21Q1整体利润率15.7%,远高于Q4 略低于Q3,考虑一季度疫情等因素,整体符合预期。各渠道利润拆分来看,海棠湾免税店的利润率约在25%,海免整体利润率在16%,预计一季度离岛免税整体贡献业绩27-28 亿;上海日上一季度按照新租金合同,预计租金1.2 亿左右,贡献归母净利润3 亿+;北京日上一季度按照原租金合同计提5-6 亿,预计亏损2-3 亿。
21Q1 整体毛利率39.1%,环比20Q4 下降0.8pct,与20Q3 基本相当,或受21Q1 优惠政策影响;销售费用17.73 亿元,同比下降14.85 亿元,较20Q3 下降10.8 亿元,主要是上海机场租金减免约9 亿元;管理费用率2.4%,较20Q1 下降2.2pct,较20Q3上浮0.9pct。
7、2021 年探索外延式发展,提升核心能力。公司指出2021 年发展方向包括:1)继续深耕离岛免税市场;2)加快线上一体化平台建设,打通线上线下会员积分,打造免税预订+补购+直邮统一平台;3)拓展重要免税渠道资源,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游客出境旅游主要目的地拓展免税市场业务;4)积极探索公司外延式发展道路,探索和努力寻求收购机会,获取更多优质渠道资源;5)稳健推进旅游零售综合体项目建设。
8、计划于港交所二次上市,打造国际化业务平台。中免公告公司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结合公司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免税市场业务和外延式发展道路的总体方针,此次港股二次上市或为国际化并购做打算,引入国际资本提升全球认知,静态或摊薄盈利,但发行速度没那么快,短期对盈利影响不大。
长期看中免赴港上市:1)响应十四五规划成为全球国际免税龙头,香港上市提升中免的国际化程度和品牌影响力;2)并购国际免税运营商,增强精品供货力,提升运营和营销能力,上次并购日上增强了香化的供货力和供应链能力;3)全球化经营,降低区域经营与政策风险,利好公司长期发展。
9、投资建议:中免计划赴港二次上市,静态看摊薄,动态看引入国际资本提升全球认知,募资的钱方便用来并购或者其他投入,整体偏正面。中免目前的销售情况良好,边际利润率稳定,Q2 的看点更多来自于首都机场和白云机场的谈判。两年的时间维度去看,中免还有很多利好还未释放,包括2022 年海口和三亚2 号免税店两个大体量免税店的开业,精品的入驻,线上平台搭建,还有市内店政策和更多的离岛免税政策,考虑部分开办费计提和首都白云机场租金变化,预计2021-2022 年归母净利润为115/156亿元,对应PE 为51x/37x,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10、风险因素:疫情恢复带来消费外流机场租金上涨;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海南免税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释放不及预期风险;牌照增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