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21 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开门红,全年高增长可期公司1Q21 实现营收17.88 亿元,同比增长135.6%;实现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扭亏;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99 亿元,同比增长699%。我们认为2021 年5G 网络建设景气延续驱动公司光通信业务保持高增长,智能制造及新能源车车身加工需求推动公司激光设备业务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1~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5/7.78/9.39 亿(21~22 年维持原预测,新增23 年预测),截止2021 年4 月19 日收盘,可比公司2021 年Wind 一致预期PE 均值为32.50x,考虑公司业务纵深布局打造壁垒,给予21 年PE 37x,对应目标价为25.16 元(前值为27.20 元),维持“买入”评级。
1Q21 单季度营收创1Q 单季度营收历史新高
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7.88 亿元,是自公司上市以来1Q 单季度最高营收。我们认为推动收入端快速增长的驱动力来自于:1)5G 网络建设需求带动下,公司的下游客户提前进行了产品采购;2)后疫情时代传统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需求带动公司激光设备业务实现较快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4 亿元,大幅扭亏。
综合毛利率下滑或因收入结构调整,费用率同比改善1Q21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0.00%,较去年同期下降4.67 个百分点。我们认为收入增长的背景下,综合毛利率的下滑主要由于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导致。
费用率方面,1Q21 公司销售费用率由1Q20 的9.06%下降至1Q21 的6.19%,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由1Q20 的13.33%下降至1Q21 的7.75%。我们认为收入端快速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公司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是报告期内公司费用率同比改善显著的主要因素。此外,报告期内,营运指标方面,公司库存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皆得到明显改善,验证下游景气提升及公司管理效率提升。
5G、智能制造以及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构成公司全年增长的“三驾马车”
2021 年仍处于国内5G 网络(无线+有线)建设高峰期,推动前传光模块、小基站以及10G PON 需求稳步增长。轻量化和提升制造精度是推动激光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和智能制造环节渗透率提升的驱动力,以上三大下游需求将成为驱动公司全年增长的“三驾马车”。我们预计公司21~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5/7.78/9.39 亿元,当前可比公司对应2021 年Wind 一致预期PE 均值为32.50x,考虑公司业务纵深布局打造壁垒,给予21 年PE 37x,对应目标价为25.16 元(前值为27.20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5G 网络建设需求不及预期;激光加工技术在智能制造及新能源车产业中拓展进展不及预期;公司费用管控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