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1Q1 总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18.62/3.96/4.29 亿元,同比增长43.5%/44.4%/232.5%,业绩增长显著。公司作为数据中心、工业软件等行业龙头公司,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行业经验以及成本控制能力。
随着公司新建IDC 项目的落地以及“碳中和”下钢铁企业信息化价值量的持续提高,有望为公司提供持续成长动能,维持“买入”评级。
Q1 业绩增长显著,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提高。公司第一季度业绩表现优秀,公司2021Q1 总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18.62/3.96/4.29 亿元,同比增长43.5%/44.4%/232.5%。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1%/2.9%,同比-0.4pct/-0.5pct,公司治理能力持续提高。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工业互联网、智慧制造及云计算等业务的科研投入,单季度研发费用达1.95 亿元,同比提高82.1%。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持续布局,数据中心龙头公司地位凸显。截至2020 年底,公司宝之云项目一至四期已经全部交付,共拥有27000 个机柜服务能力。未来公司积极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目前宝之云IDC 五期(罗泾)项目以及梅山基地项目均已开工,建成后可分别提供10,500 个与7000 个6kW 机柜。长远来看公司在上海、华南、武汉、太仓等地区均做了大量战略储备,有望在未来几年陆续放量,看好公司未来长期成长空间。
钢铁信息化领航者,“碳中和”背景下有望得到深度利好。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碳中和”对整个钢铁行业在工艺流程,供应链管理等多个环节的自动化控制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作为我国钢铁信息化的传统劲旅,自主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Xln3Plat 以及iPlat/ePlat 平台,且目前已拥有宝武集团、首钢、沙钢等众多成功案例。未来随着“碳中和”下钢铁企业的信息化/自动化价值量持续提高,公司有望进入业绩成长快车道。
风险因素:IDC 机架扩张及上架率提升低于预期;软件业务增长不达预期,工业互联网等应用落地不及预期等。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2021/2022/2023 年净利润预测16.76/22.43/30.31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45/1.94/2.62 元,现价对应2021/2022/2023 年43/32/24 倍PE 估值。公司作为长三角地区IDC 龙头公司,在一线城市具有充足的优质IDC资源,未来成长潜力大。同时“碳中和”有望带来国内钢铁行业巨大的数字化转型红利,利好工业互联网/钢铁信息化业务。所以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着较大的成长确定性,给予目标价76 元(对应2021 年52 倍PE),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