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化学(002064):再建30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 迈向全球氨纶霸主地位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研究员:邓胜/郑勇 发布时间:2021-01-28

  事件

  2021 年1 月26 日,公司发布投资建设30 万吨/年差别化氨纶项目公告,预计总投资43.6 亿元,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化工园区投资建设30 万吨/年差别化氨纶项目。项目分三期实施,每期两年。一、二、三期分别建设5 万吨、15 万吨、10 万吨。按年均销售额(含税)88.4 亿元核算,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为5.11年(不含建设期)。

  简评

  再建30 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迈向全球氨纶霸主地位,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项目投产后,公司整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差异化产品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将显著提升。新项目采用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将进一步降低公司整体生产成本,并为公司带来较为丰厚的利润回报。不仅在高端产品方面追赶晓星,在生产成本方面碾压同行。最新30 万吨的氨纶单吨投资成本不足1.5 万元/吨,单套装置规模首次做到5 万吨,远低于同行3 万元/吨左右的单吨投资成本。30 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投产后,公司差别化氨纶产品更为丰富,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将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年产量突破60 万吨,迈向全球氨纶霸主地位。自2020 年8 月以来氨纶40D 价格已从28000 元/吨上涨至当前的42000 元/吨以上,考虑到未来氨纶需求有6%-10%的稳定增速,而氨纶供应有序,预计2021 年氨纶价格仍可以维持强势。CR5 从2014 年的45%上涨到目前的67%,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公司龙头优势显著,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

  集团规划30 万吨己二腈和30 万吨PBAT 项目带动未来己二酸近100 万吨需求,尼龙66 产业链大有可为。2020 年上半年己二酸出口较去年同期下滑约13%,下半年受到己二酸下游尼龙66需求拉动,己二酸需求略有改善。华峰具备42 万吨聚氨酯原液产能和80 万吨己二酸生产能力(2020 年上半年第四条己二酸生产线投产),聚氨酯原液和己二酸市占率均位列全球第一。公司聚氨酯鞋底原液产量国内市场份额占比60%以上,上半年己二酸新产能释放后市占率达到40%以上,华峰管理和重庆地域优势己二酸项目比同行单吨利润更是高出近千元,低成本高效扩张。

  2021年第五条己二酸生产线投产后华峰将占到国内己二酸一半市场份额,占据全球己二酸制高点。2021年第五条己二酸生产线投产后华峰将占到国内己二酸一半市场份额,占据全球己二酸制高点。伴随国内己二腈技术(己二酸氨化法、丁二烯法)或生物发酵法制备戊二胺技术不断突破,以及PBS/PBAT项目大量上马拉动己二酸新增需求,预计在2022年-2023年己二酸供需将发生显著反转,盈利大幅度改善。华峰集团总投资100亿元的可降解新材料一体化项目落地江苏南通,包括年产30万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30万吨聚碳酸环己内酯(PCHC)以及上游基础原材料,项目计划于2020年10月份开工建设,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应税销售超100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拉动己二酸内部消化10万吨以上。此外华峰集团在尼龙66产业链大有可为,己二腈现有5万吨产能已经投入运营,满足已有的8万吨尼龙66需求,集团未来规划30万吨己二腈,对应可配套尼龙66产能约60万吨,我们保守测算尼龙66产业链投产后可以贡献30-40亿元以上利润,尼龙66产业链会成为华峰十四五期间重大发力点。十四五末华峰看“100亿利润,2000亿市值”。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公司氨纶、己二酸新增产能顺利释放,主要产品的产销量同比去年均有显著增长,氨纶下游需求回暖、价格增长显著。预计公司可实现2020、2021 和2022 年归母净利润为21.74、32.87、38.27亿元,EPS 分别为0.47、0.71、0.83 元,PE 分别为25.9X、17.1X 和14.7X。按照2021 年盈利预测给予20 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产品价格下滑

公司研究

中信建投证券

华峰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