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告将在重庆市涪陵区白涛化工园区内投建30 万吨/年差别化氨纶项目,预计总投资额为43.6 亿元,项目建设期预计为72 个月,分三期:5 万吨、10 万吨、15 万吨。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均销售额(含税)为88.42 亿元,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5.11 年(不含建设期)。
低成本大规模扩张氨纶产能,增加差异化率,优化产品结构,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公司2017年开建的重庆10 万吨氨纶产能单吨投资额为2.63 万元,由于土建和公用工程的提前布局,本次投建的30 万吨单吨投资额大幅下降44.7%,仅为1.45 万元。本次的工艺技术采用大容量连续聚合、干法纺丝等路线,全部采用自动化、智能化、高效节能、高密度多头纺生产线,同时重庆涪陵地区在原料、能源、污水处理和人力成本方面均有较强的优势。低成本大规模扩产有助于公司快速提升行业市占率,叠加差异化发展带来的产品中高端化,公司氨纶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抢占先机,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截止到2020 年底预计国内氨纶总产能为92.2 万吨,公司目前氨纶产能为18 万吨,国内市占率约为19%,待30 万吨达产后,市占率有望接近40%。
氨纶行业供需格局向好。目前氨纶行业CR5 为68%,过去几年的行业洗牌后,未来扩产仅限于行业4-5 家龙头,预计2021-2023 年国内新增氨纶产能分别为4、4、8 万吨。需求看, 随着消费升级和新领域卫防需求的常态化,添加比例和需求量持续增长,2016-2019 年国内氨纶的表观消费量CAGR 为9%,预计未来5 年氨纶的需求增速有望维持在6-8%,2020 年氨纶表观需求量预计接近70 万吨,需求增长基本能覆盖产能的投放,行业格局有望向好。
随着下游纺织服装需求的复苏,公司氨纶业务逐季超预期。4Q2020 年公司氨纶业务量价齐升,价差大幅扩大。四季度以来随着下游纺织服装的复苏,氨纶整体供不应求,公司持续满负荷生产,行业库存降至近年低点,同时伴随原料PTMEG 和纯MDI 价格的上涨支持,氨纶价格持续上调,价差不断扩大。根据中纤网的报价,4Q2020 年单季度氨纶价格环比、同比分别上涨29%、23.8%,价差环比、同比分别扩大24%、23.3%,公司单吨净利预计在9000-10000 元左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低成本大规模扩产巩固氨纶行业龙头地位,同时公司亦为全球己二酸和鞋底原液龙头,己二酸未来的格局也将随着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逐步向好,价格有望底部向上。我们上调公司2020-2021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3.01、38.61 亿元(原为21.92、26.30 亿元),新增2022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6.26 亿元,对应的EPS 分别为0.50、0.83、1.00 元,目前市值对应的PE 为28X、17X、14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氨纶、己二酸、聚氨酯原液等主要产品价格大幅下行;2.氨纶、己二酸等新项目建设不达预期;3.纺织服装出口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