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7月19日晚,凯莱英发布公告,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314万股(发行前总股本的10%),募集资金不超过23亿元,用于凯莱英生命科学的扩建、生物大分子研发生产平台的建设、创新药CDMO生产基地的扩建、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
简评
战略性拓展生物药CDMO和“制剂+API”业务,契合长期发展需求
根据公司公告,本次募集的23亿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凯莱英生命科学的扩建、生物大分子研发生产平台的建设(上海凯莱英)、创新药CDMO生产基地的扩建(吉林凯莱英)、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
从募投项目上看,本次凯莱英非公开发行的目的除了补充流动资金外,主要为①生物药CDMO业务的战略性拓展、②完善“制剂、API”的一站式服务。我们认为以上两项业务的拓展符合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的战略性需要。公司此前主营业务以化学小分子的CMO/CDMO为主,生产上主要以中间体、原料药等为主要项目,对于生物药业务的拓展和制剂业务的完善是后续公司打造完整的CMO/CDMO产业链、完善一站式医药外包服务的关键。
积极布局生物大分子业务,未来业务的潜在高增长点
凯莱英在2018年开始逐渐布局生物药CDMO业务,包括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以及利用天津中试平台进行早期项目合作、以及在上海成立子公司正式进行生物大分子业务的研发生产基地的建设。目前生物药在整体药品市场中占比仍较低,且正快速增长,以单抗为代表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市场增速显著高于整体药品市场增速。生物药CDMO市场需求大,凯莱英在此前已经拥有部分化学大分子、生物药早期研发的基础,对于生物大分子的研发、生产业务拓展将有望为公司提供新的业务快速增长点。
本次涉及生物大分子的募投项目有两项:①进行上海子公司生物大分子创新药及制剂研发生产平台建设项目,主要为拓展抗体药物和制剂的研发、中试,此项目符合之前上海子公司的建设规划。②在吉林凯莱英制药建设抗体注射液定制研发生产基地。从规划上看,上海基地目前仍以早期研发、中试项目的定位为主,目前也已经开始了研发中心的建设,而放大生产线还是定位在敦化,和此前公司的产能布局相似。
完善“制剂+API”服务能力,打造全方位CDMO服务
从CDMO的订单产品上看,制剂、API等后期产品往往附加值更高。凯莱英在小分子业务上已经进行了原料、中间体、API、制剂的全方面覆盖,但是制剂业务相对占比仍较少。公司制剂业务以国内订单为主,但国产厂家此前缺乏创新药的商业化项目。我们认为随着后续国产创新药的逐步上市,在MAH制度的催化下,公司与再鼎、和黄等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在制剂业务上有望迎来新的成长机会。
此前公司在凯莱英生命科学、天津凯莱英制药、吉林凯莱英制药等均有制剂生产线的布局,其中凯莱英生命科学的新制剂厂房预计已经进入到验证阶段安装调试,有望迎来产能扩大。本次的产能建设也主要规划在吉林凯莱英制药和凯莱英生命科学,和此前的布局吻合。
凯莱英生命科学在公司的定位主要为公司的研发和生产中心,拥有化学大分子生产能力,以及后续对于国内Biotech公司的MAH项目等,具有重要的战略定位。本次对于其制剂、API研发生产能力的扩建将进一步增强其竞争力。
未来战略规划清晰,打造一站式医药外包服务平台
本次定增拟募集资金23亿,从金额上看较大,我们认为还是基于公司对于未来的清晰规划。无论是对于现有的API、制剂产能的扩建,还是对于生物大分子业务的布局,都非常契合国内创新药市场的趋势。我们认为凭借公司现有的业务优势,从中长期来看,新产能的投入有望为公司带来良好的收益。
凯莱英在原有优势的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布局大分子、制剂业务,在募投项目之外,公司在临床CRO、创新药投资方面也有快速拓展布局,逐渐打造了“资本+CMC+CRO”的一站式业务模式,未来新业务有望为公司业绩提供持续地增长动力。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凯莱英是国内CDMO龙头企业,业务在国内领先,拥有研发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公司凭借早期项目积累,商业化生产业务逐渐迎来收获期,同时未来也将受益于MAH制度带来国内业务的拓展。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5、7.34和9.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8%、30.0%和28.9%,对应每股EPS为2.45、3.18和4.10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后续订单增长及商业化业务增长不及预期;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产能拓展及利用不及预期;汇率波动影响公司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