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内装蓝海市场开启
需求端来看,装配式建筑兴起、租赁住房兴起及房地产进入存量时代将对装配式内装带来巨大需求。
2016年,国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目前每年新开工房屋面积约52亿平米,竣工房屋面积约41亿平米,如果装配式建筑达到30%,按照竣工面积算,每年装配式建筑竣工面积要达到12亿平米左右,按照1000元/平米的较低装修标准估算,对应潜在市场空间1.2万亿。
除了装配式建筑的政策引导外,全装修房本身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参考发达国家80%以上的全装修房比例,全装修房渗透率的提升,对装配式内装也天然产生需求。
2015年1月,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指导意见》,开始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我们粗略估算,2018年开始,仅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每年新增租赁住房套数可能将超过40万套,按照套均5-7万左右的装修成本(考虑租赁住房普遍面积偏小),对应市场容量约200-280亿。
而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二手住房成交规模超过新房,真正的“存量房时代”已然到来,这意味着未来二手房装修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装配式内装由于采用了SI体系,内装系统与主体结构分离,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原有内装的拆除,从而实现节省工期,降低成本,减少对房屋结构的损害,天然适合存量房改造。按照亿欧网数据,目前每年存量市场装修需求已达到700万套,按照套均5-7万的装修成本,则存量市场有3500-5000亿的空间。供给端来看,目前市场上真正能够实现100%装配式施工并有产品交付的企业屈指可数,据我们不完全了解,一级市场仅和能和品宅两家,二级市场仅亚厦一家。对于装配式内装来说,目前还处于行业发展的起步阶段。
2亚厦股份三维度搭建了二级市场独家拥有的全工业化内装体系
公司经过高投入和长时间研发,形成了目前二级市场上独家拥有的全工业化内装体系:1、底层数据的信息化和设计模块化;2、生产的智能化;3、现场施工装配化。底层数据信息化和设计模块化是此体系的基础,包括基础数据的信息化,供应链体系的信息化和设计的模块化;信息化才能确保生产的智能化;生产的智能化是核心,能提高生产效率;安装的装配化是表现形式,能减少人工实现快速装修。
围绕材料、工法和行业标准构建的三级竞争壁垒
公司针对全工业化装配式内装目前已经高筑起三级进入壁垒,分别是针对环保的新材料,针对施工工法的完整的专利体系以及针对规范工业化内装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的行业标准的制定。
亚厦的基材可以完全替代现有的顶、地、墙材料,考虑消费者习惯,目前仅替代墙体和吊顶,则亚厦独家材料可以替代目前材料的15-20%。并通过批量生产,减少品类,缩短供应链实现成本降低;且新材料环保性远强于传统材料,没有有害物质排放,可以做到即装即住。
在技术壁垒方面,公司针对现场施工工法申请了上千个专利,保证竞争优势。在行业标准制订方面,2018年底公司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共同编制了《建筑工业化内装工程技术规程》,该《规程》作为建筑工业化装饰装修领域的首个行业标准,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传统主业平稳复苏,毛利率和净利率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公司传统主业的在手订单充裕,新签订单稳步增长,毛利率持续回升。在传统主业领域,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在政府项目、主题公园、高星级酒店及“铁公机”市场积累了明显的竞争优势,新签订单在2018年实现了接近10%的增长,随着历史遗留项目的逐步出清,预计毛利率还有进一步回升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收入分别为91.41、111.20和130.80亿元,同比分别增加0.8%、21.6%和17.0%,净利润分别为3.69、5.09和7.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38.0%和54.8%。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28、0.38和0.59元,对应的PE分别为21/15/10x。综合传统业务和新业务,按照分部估值法,给予102-107亿的目标估值区间,对应股价为7.61--7.99元,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新业务订单签订不理想导致收入确认低于预期;2、新业务费用超预期侵蚀短期利润;3、传统业务再次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