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业绩低于预期,上调目标价至56.40元,维持“增持”评级。公司2018年业绩快报归母净利润2755.69万元,同比下降66.48%,低于业绩预告预期(业绩预告2877.14~4521.21万元),主要是2018Q4汇率波动导致的。考虑国内偏光片需求快速增加,以及公司产能释放情况,维持盈利预测,2019-2020年营收分别为14.31 亿、19.63 亿元,归母净利润1.12、2.11 亿,对应EPS 1.41、2.64 元。考虑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公司为行业龙头,深度受益于产业转移过程,上调目标价至56.40元(+18.40元,+48.42%),对应2019年40倍PE,维持“增持”评级。
全年业绩不及预期,主要是受2018年审厂及汇率波动影响。公司业绩低于预期,主要是:①2018年合肥厂审厂进度较慢,产能利用率低(10%以下),而由于该厂转固比较早,折旧以及人员费用较高(一年2000万左右);②公司原材料主要来自日本,以及存在美元应付账款,汇率波动对公司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国内液晶面板厂大力扩产,看好国内偏光片进口替代逻辑。公司合肥厂2018年12月通过审厂,随后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2019年2月合肥厂产能利用率达30%左右。目前合肥厂客户包括京东方、惠科、夏普等。随着国内液晶厂大力扩产,偏光片需求预计从2018年2亿平方米增加到2021年的3亿平方米,看好偏光片进口替代逻辑。
催化剂:下游液晶价格止跌反弹
风险提示:产品结构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