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公告,2019年1-2月份共销售生猪112.24万头,同增67.78%;销售收入12.35亿元,同增15.16%;其中二月份销售生猪35.82万头,环降53.12%,同增17.75%;销售收入3.95亿元,环降52.97%,同降11.75%。2月生猪销量环比下降主要原因是传统春节假期及预计后期生猪行情回暖,放缓生猪出栏节奏。
我们认为:公司出栏量高增长逻辑正逐步兑现,未来将充分享受猪价上涨带来的盈利弹性。且公司目前头均市值仍处于低位,继续重点推荐!
1、疫情导致行业产能加速去化,周期高点有望更高,猪价上涨时间更长。从过去的三轮周期来看,15-16年的周期上涨15个月,猪价涨幅99%;10-11年的周期上涨17个月,猪价涨幅103%;2006年在蓝耳病的影响下则持续上涨23个月,猪价涨幅高达192%!我们判断,此次非洲猪瘟的影响远高于06年蓝耳病,产能去化的更深、更快,影响时间也更长。因此,我们预计本轮周期上涨时间将持续2-3年,周期高点将超过25元/公斤,部分地区将达到30元/公斤。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预估当前行业产能同比去化15%以上,我们判断市场上生猪供给已经逐渐成短缺之势,预计猪价将在4月份前后迎来大拐点,当前周期的位置,依然处于底部,未来猪价上涨空间大,猪价的持续上涨将是股价上涨的有效催化!
2、公司养殖产能布局分散,补栏能力强,预计未来两年出栏高增长。1)产能储备充足,补栏能力强。2016年以来公司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均大幅增加,截止2018年Q3,公司固定资产71亿,其中从事生猪养殖的固定资产原值约65.13亿元,在建工程达到36.83亿元,我们测算2018年Q3公司已建成的固定资产可实现出栏规模700万头,在建工程项目完工后可实现出栏规模500万头,合计达到1200万头。此外,2018年半年报公司能繁母猪约44.4万头,受疫情影响,预计当前母猪产能约40万头,足够支撑19年800万头出栏2)产能布局分散,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其中江西、广东、湖北相对较多,超过10%,其他省份大多都是3-6个点的出栏占比,在东三省、河南、山东江苏五个区域的合计占比仅18.63%,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我们预计2019年-2020年公司出栏量仍将维持较高增长速度,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我们预计2019-2020年公司出栏量分别达到800万头和1100万头。
3、公司估值仍处于低位!对应3月6日收盘市值和2020年出栏量,公司头均市值仅3010元,而温氏股份5592元、牧原股份6946元,而且在上一轮周期以2015年的最高市值对应2016年的出栏量计算的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和正邦科技的头均市值分别为14121元、12444元和5973元。可见公司估值仍然处于低位!
4、投资建议:给予“买入”评级。按照2019-2020年的生猪均价16元/公斤和19元/公斤,则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1.85/30.77/70.70亿,同增-65%/1564%/130%,因股权激励和回购公司股本增加,故将EPS由0.08/1.30/2.99调整为0.08/1.30/2.98元,给予公司2020年利润10倍PE,对应目标价由29.9调为29.8元/股,目标市值约700亿。
风险提示:猪价波动;疫病;政策变化;出栏量不及预期;疫情导致成本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