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评级的要点
全年业绩高增长,符合预期。公司2018年收入与利润持续高增,符合预期。主营业务中,锂电设备业务收入34.4亿元(占比公司总收入88.53%),同比增长88.95%,毛利率38.72%,同比略减0.73pct。光伏设备业务收入2.64亿元(占比公司总收入6.79%),同比增长13.9%。新产品3C智能设备首年度放量,实现收入3亿元,占比公司收入2.88,未来快速增长可期。
2018年在手订单仍充裕,保障长远发展。2018年预收款项12.4亿元,存货24.13亿元,环比2018Q3季度末均有所增长,保持较高水平。考虑到公司销售商品的回款方式以及存货的财务会计计量方式,我们估算公司2018年末在手订单在40亿元左右。结合2018年四季度营业收入和在手订单变化,我们估算2018年Q4新签订单在10-15亿元之间。
2019年1季度业绩增速下滑,符合预期。公司预告2019年1季度业绩增速区间为0-30%,增速略有下滑,主要因为公司订单转化周期在1年-1.5年之间,包括设备生产周期3-6月,发出商品确认周期8-10个月,由此回溯2017Q4到2018Q1期间,动力电池景气度低谷,下游资本开支减少,公司当期订单减少所致,我们预计2季度有望环比提升。
公司进入全球主要动力电池龙头供应商体系,充分受益动力电池第二轮扩建潮。此前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CATL一直是先导的最大客户,BYD也成为公司核心客户,而2018年12月底公司已与特斯拉签订金额约为4,300万元的锂电池设备合同,正式进入特斯拉全球配套体系。此外公司获得松下、LG化学、SKI等海外龙头企业订单。由此我们认为伴随2019-2020年下游景气度提高,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未来两年新签订单有望稳步增长,贡献长远业绩增长。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下游动力电池资本开支大幅减少。
估值
根据2018年年报业绩,我们调整了2019/20年的利润预测分别为11.12亿元和15.55亿元,对应19/20年PE估值为29/21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