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龙头地位稳固,业绩表现优于行业

研究机构:中国银河证券 研究员:武平平,张一纬 发布时间:2019-03-25

1、事件

公司发布了2018年年度报告。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1)净利润同比下滑17.87%,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21亿元,同比减少14.02%;归母净利润93.90亿元,同比减少17.87%;基本EPS0.77元,同比减少18.09%;ROE(加权平均)6.20%,同比减少1.62个百分点。公司业绩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2018年,证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662.87亿元,同比下降14.47%;实现净利润666.20亿元,同比下降41.04%。

2)市场行情低迷,投资收入下滑拖累业绩增长

2018年公司实现投资业务收入87.78亿元,同比下滑34.09%。2018年,权益市场受宏观经济疲软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显著回调,主要指数下行,导致自营投资收入下滑。2018年公司实现投资收益70.71亿元,同比下滑43.31%;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7.06亿元,同比增加102.46%,主要系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8.17亿元。

3)投行承销规模稳坐头把交椅,并购重组业务优势显著

2018年公司实现投行业务净收入36.39亿元,同比减少17.40%,降幅小于行业平均水平(YOY-27.4%)。股票承销业务方面,2018年,公司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54单,主承销份额人民币1,783.00亿元(含资产类定向增发),市场份额14.75%,排名市场第一。债券承销方面,公司主承销各类信用债券合计1,391支,主承销金额人民币7,659.13亿元,同比增长49.70%;市场份额5.11%,债券承销金额、承销支数均排名同业第一。在并购重组方面,2018年,公司完成的A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约为人民币723亿元,排名行业第二。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公司积极拓展跨境并购业务,项目交易金额在全球宣布的涉及中国企业参与的并购交易中位列中资券商第二名。

4)经纪业务收入小幅下滑,利息净收入小幅增长0.74%

2018年公司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174.27亿元,同比减少8.07%。公司股基交易额11.05万亿元,市占率6.09%,排名维持第二。在市场交易活跃度及佣金率整体下滑的环境下,公司经纪业务以客户为中心的,大力开拓机构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和个人业务,提升交易与配置服务能力。

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24.22亿元,同比增长0.74%,显著优于行业(YOY-38.28%)。2018年公司利息增长主要受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8.55亿元的拉动,信用业务层面利息收入有所下降。两融业务方面,公司融资融券规模540.51亿元,同比减少23.66%;融资融券利息收入48.57亿元,同比减少0.75%。股票质押业务方面,受股票质押新规与市场信用风险加大的影响,公司严格控制质押业务规模,期末股票质押回购规模为384.78亿元,较年初减少50.69%;股权质押回购利息收入33.24亿元,同比减少1.65%。

5)资管业务收入逆势增长2.43%,主动管理占比提升5.83个百分点

资管业务收入实现逆势增长。2018年公司实现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58.34亿元,同比增长2.43%,行业同比下降11.35%。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3431.2亿元,市场份额10.40%,排名市场第一;其中主动管理规模为5527.7亿元,占资产管理总规模的41.16%,较年初提升5.83个百分点。公司资管业务坚持“立足机构、兼顾零售”的总体发展思路,努力提升投研专业化,提升主动管理水平。

6)全资收购广州证券,有望获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红利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广州证券。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广州证券99.9%的股份,中信证券投资将持有广州证券0.1%的股份。此次收购有望提升公司在华南地区的竞争力,助力公司享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红利。

3.投资建议

公司龙头地位稳固,机构业务优势显著,业务均衡发展,综合实力强劲。目前市场交投回暖,证券行业政策红利释放,科创板落地进程加快,利好公司基本面改善。公司作为大型综合券商,资本实力雄厚、合规风控完善,在业务规模和资格获批方面具备优势。收购广州证券有望提升公司在华南地区的竞争力,助力公司享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红利。因此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前景,结合公司基本面和股价弹性,维持“推荐”评级,2019/2020/2021年EPS1.12/1.24/1.33元,对应2019-2020年PE为22.23X/20.08X/18.72X。

4.风险提示

市场波动对业务影响大。

公司研究

中国银河证券

中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