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景气度持续回暖,新增产能持续投放,未来业绩高增长可期。2014年左右伴随甲醇制烯烃项目的技术和经济性的突破使得煤化工可以跟石油化工真正的在同一个平台竞争,而油煤比的扩张趋势将保证新型煤化工项目的盈利水平。新型煤化工项目对石油化工项目已经由原来的示范性补充,转变为中低端石化产品的实质性国产竞争和替代,煤化工设备行业景气向上的趋势才是刚刚开始。
技术和产品突破、服务加强和政策支持推动公司机械密封加速进口替代,公司是品种最全且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国产化机械密封领导者 公司厚积薄发,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突破以及服务加强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比较竞争优势。政策支持推动进口替代加速:2020年液气密高端产品实现国产化率60%以上。
内生驱动为主,通过合理外延并购,打造全产业链密封企业集团 内生驱动为主,通过合理外延并购扩张产品品类并适度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公司业务布局覆盖机械密封(轴式密封)、橡塑(往复)密封和下游特种泵阀产品,是最有潜力的国产化密封件领导者。公司的发展将会紧紧围绕大密封的概念进行产业布局,通过内生、外延等方式不断提高收入规模及市场占有率,最终把公司打造成广义的全产业链密封企业集团。公司内生发展方面重点布局海外、核电、管道输送等领域的应用;外延方面结合密封产品的业务特点,以客户协同为主要方向,并购其他密封分支领域中在产品层次、技术水平、研发能力都占有领先地位的企业,与公司形成优势资源互补。
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可实现营业收入7.11(同比增长44.88%)、9.43和11.82亿元,以2017年为基数未来三年复合增长3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75(同比增长48.30%)、2.24和2.93亿元,以2017年为基数未来三年复合增长29%。总股本1.92亿股,对应EPS0.91、1.17和1.52元。 估值要点如下:2019年3月26日,股价25.44元,总股本1.92亿股,对应市值50.05亿元,2018-2020年PE约为27、21和16倍。2017年是公司产品大规模国产化替代的元年,未来3-5年下游化工投资的高强度,公司产品应用行业的扩张以及向产业下游的延伸,将推动公司营收规模高增长以及国产化替代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我们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重工业开工率低于预期,炼化和煤化工投资强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