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行业《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点评:政策出台稳定新能源电价预期,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研究机构:中国银河 研究员:梁悠南,陶贻功,马敏 发布时间:2025-02-09

  事件: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我们对此点评如下:

  再次明确新能源入市交易,坚持市场化定价导向。《通知》明确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新能源项目可报量报价参与交易,也可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此次政策延续此前方向,新能源入市交易为大势所趋。

  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稳定新能源电价预期。随着新能源入市交易,其出力在时间维度上和用电负荷的错配导致电价下行压力较大,成为压制当前绿电行业基本面和估值的核心因素之一。2024年,以山西、山东、甘肃、蒙西为代表的现货省份,光伏年均价分别为211.01、169.04、122.70、348.27元/MWh,同比下降14.82%、21.95%、36.99%、20.61%;风电年均价分别为268.45、266.78、185.43、367.43元/MWh,同比下降1.66%、7.31%、15.88%、18.97%。而此次《通知》明确,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后,在结算环节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电量,市场交易均价(其中,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市场交易均价原则上按照月度发电侧实时市场同类项目加权平均价格确定;电力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地区,市场交易均价原则上按照交易活跃周期的发电侧中长期交易同类项目加权平均价格确定)低于或高于机制电价的部分,由电网企业按规定开展差价结算,结算费用纳入当地系统运行费用。我们认为此次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做是此前广西政府授权合约机制的大范围铺开,全国层面新能源电价稳定预期确立。

  以2025年6月1日为时间节点,存量、增量项目执行差异化政策。《通知》明确对于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的新能源存量项目:①在纳入机制的电量方面,由各地妥善衔接现行具有保障性质的相关电量规模政策,新能源项目在规模范围内每年自主确定执行机制的电量比例、但不得高于上一年;②在机制电价方面,按现行价格政策执行,不高于当地煤电基准价;③在执行期限方面,按照现行相关政策保障期限确定。对于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的新能源增量项目:①在纳入机制的电量方面,由各地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②在机制电价方面,由各地每年组织已投产和未来12个月内投产、且未纳入过机制执行范围的项目自愿参与竞价形成,竞价时按报价从低到高确定入选项目,机制电价原则上按入选项目最高报价确定、但不得高于竞价上限,同时,初期可考虑成本因素、避免无序竞争等设定竞价下限;③在执行期限方面,按照同类项目回收初始投资的平均期限确定,起始时间按项目申报的投产时间确定,入选时已投产的项目按入选时间确定。针对机制电价的水平,我们认为广西省或可给予一定参考,其2024年的政府授权合约价格为0.38元/kWh,2025年绿电合约价格为0.375元/kWh,常规合约价格为0.36元/kWh,低于当地0.4207元/kWh的燃煤基准电价,且呈现逐年下行的趋势,但横向对比来看,仍具备吸引力。

  纳入机制的电量不可重复获取绿证收益,未来条件成熟时择机退出。《通知》规定“强化改革与绿证政策协同,纳入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的电量, 不重复获得绿证收益”。我们认为从本质上来看,环境溢价和机制电价本质上均是在新能源逐步入市过程中对于其合理收益的一种保障措施,且该部分费用最终均由终端电力用户承担。考虑到当前绿电的环境价值受制于用户侧绿电消费积极性不够、碳市场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电碳市场衔接有待加强等因素,尚不足以完全对冲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产生的折价,因此,机制电价的落地显示出其必要性。而在此基础上,《通知》也进一步明确“国家结合新能源技术进步、电力市场发展、绿色电力消费增长和绿证市场发展等情况,不断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制度,适时对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进行评估优化、条件成熟时择机退出”,预计未来随着绿电环境溢价的持续兑现,有望为机制电价的退出创造条件。

  给予地方自主权,最迟不晚于2025年底开始实施。《通知》明确考虑到不同地方新能源发展状况不一、电力市场情况不同,由各地按照国家政策制定具体方案,自行确定实施时间,但最迟不晚于2025年底。此次政策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进行了统一部署,但具体电价、电量仍有待地方层面进一步明确。

  投资建议:现阶段,绿电板块的发展面临电价、消纳、补贴回款等多重压力。此次政策有望极大稳定新能源电价预期,从基本面角度来看,有助于缓解绿电企业上网电价下行的压力,带来业绩增速的边际改善;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部分企业甚至处于破净状态,此次政策有望部分化解市场对于板块长期增长的担忧,估值有望迎来修复,建议把握拐点性机会,个股建议关注龙源电力、三峡能源、中绿电等。

  风险提示:政策实施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风光等自然资源条件不及预期的风险。

查看研报原文

行业研究

中国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