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替代望引领电源投资持续高位:
电能替代背景下,预计2021年用电量增加值创历史峰值,参考历史情况有望推动电源、电网投资在“十四五”期间维持高景气。同时,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泛基荷类电源需要保持安全比例以支撑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看好火电改造、核电稳妥推进、剩余水电资源开发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公司综合布局电源装备及服务环节,市场地位领先:
公司立足于开发、设计、制造、销售先进的水电、火电、核电、风电、气电、太阳能等发电成套设备,以及向全球能源运营商提供工程承包及服务等相关业务,多个环节市场份额领先或处于头部梯队。经历2018年集团资产注入后,现有多元业务格局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装备业务占比不断提升,新增订单快速增长,持续增长动力充足。
风、火、核、水多元向好,发展空间不断开启:
“十四五”期间,风电大型化与稳健成长并举,火电开启灵活性改造市场,沿海核电望逐步恢复稳健发展,剩余水电资源开发与明确的抽水蓄能建设规划,都将持续利好公司业务发展,公司在“十四五”期间成长空间望进一步开启。
风险提示:电源投资不及预期,电源建设规划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在手订单交付不及预期,“双碳”目标实施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十四五”电源投资受益用电需求增长有望维持景气,预期核电、抽蓄、风电装机持续提升,火电灵活性改造释放存量需求。结合订单交付周期, 调整公司2021-2023 年净利润预测至23.38/29.58/35.00 亿元( 原预测为24.82/29.16/30.91 亿元) , 对应EPS 为0.75/0.95/1.12元,A股现价对应PE为29.2/23.1/19.5倍。结合历史上大规模电源建设阶段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公司A股2022年30x PE作为合理估值;考虑H股估值体系差异,给予H股15x PE作为合理估值,对应A股及H股目标价分别为28.5元和17港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