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天坛生物(600161)发布2021 年三季报,预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8.18 亿元,同比增长6.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8亿元,同比增长12.32%;其中,Q3 单季度实现营收约10.07 亿元,同比下降6.89%,归母净利润约2.21 亿元,同比增长3.77%。
点评:
前三季度业绩平稳增长。浆量决定营收增速,受制于去年采浆平稳(2020年采浆1713 吨,同比+4%),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平稳增长。营收28.18亿元(+6.91%),归母净利润5.58 亿元(+12.32%),归母净利润增幅高于营收增幅,一是毛利率、净利润率同比提升约1pct,二是今年合并成都蓉生股权比例上升到74%所致。21Q1-Q3 单季度业绩平稳增长,营收分别为8.47 亿元、9.64 亿元和10.07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0亿元、1.81 亿元和2.20 亿元,其中21Q3 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创5 年内单季度历史新高。
产品线大提升之年,多项在研产品已处于后期。在研产品各梯次进展顺利,成都蓉生即将完成三大主要凝血类产品线上市准备,其中人凝血酶原、人凝血因子Ⅷ产品顺利通过GMP 现场检查,即将完成全部程序正式上市,人纤蛋白原完成临床试验并取得总结报告,进入注册上市阶段。
另外多项产品已经处于III 期临床后期,如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 完成III期受试者入组,第四代层析法静丙(pH4、10%)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完成出组,静注巨细胞病毒人免疫球蛋白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顺利,兰州血制人凝血酶原复合物Ⅲ期临床试验完成受试者入组;多个国内独家产品也获批临床,如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I 期),独家静注COVID-19 人免疫球蛋白(pH4)分别在国内和阿联酋获批临床试验。
随着在研血制产品未来逐渐上市,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吨浆利润,增强盈利能力。
发展质量提升之年,新批浆站大年。今年是公司完成集团旗下血制资产置入、上市公司疫苗置出两步走后,发展质量再提升之年。一是继续稳步提升公司在核心子公司成都蓉生的股东权益占比,完成注资后在成都蓉生股东权益占比上升到74.08%(此前69.47%)。二是新批浆站大年,背靠血制央企身份,抓住机遇新设浆站。公司在今年新浆站数量远超业内其他公司,截止目前,新获批设置15 个浆站,三季度末浆站规模总数上升到74 家;另外,云南省全年底发布《云南省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2020-2023)》,规划在全省前期规划的4 个县试点的基础上,拟在全省新设置单采血浆站20 个,累积设置24 个。我们认为天坛生物在云南浆站获取中有较大竞争力:首先天坛血制央企身份优势;其次是先发优势,旗下上海血制在寻甸、巧家设置2 家浆站,均已采浆运营,试点运行良好;再者产业化基地配套优势,上海血制整体迁址到云南省滇中新区,建设云南生物制品产业化基地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16.5 亿元。我们预计公司大概率将在云南再获得10 个以上新浆站,全年有望新批设置25 个以上浆站。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2021-2023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8.06亿元、45.32 亿元和55.24 亿元,分别同比增10.5%、19.1%和2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4 亿元、9.45 亿元和11.71 亿元,分别同比增19.5%、23.7%和23.9%。按收盘价(28.90 元/股)对应PE(2021E)52 倍,未来几年作为血制央企在云南等省新建浆站获取优势,以及未来凝血产品获批上市丰富产品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再度爆发影响采浆不及预期;产品质量风险;系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