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公告:(1)碳酸二甲酯(DMC)增产提质系列技改项目近日实施完毕,产品产量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预计整套装置在50 万吨/年乙二醇的基础上,具备联产30 万吨/年优质碳酸二甲酯的能力;(2)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30 万吨/年)己内酰胺及配套装置已打通流程,生产出合格产品,进入试生产阶段。20 万吨尼龙6 切片等生产装置目前处于在建状态,预计2022 年上半年投产。
事件评论
DMC 产品高景气,公司产能趁势投放。我们此前发布的《碳酸二甲酯深度报告:
新能源车和聚碳酸酯双驱动,市场乘势起飞》(2021.7.7),已对DMC 行业进行详细的介绍。2020 年我国DMC 表观消费量为42 万吨,预计到2025 年我国电池级DMC 新增需求量将达到25 万吨,预计到2023 年我国将新增150 万吨/年非光气法PC 产能,新产能有望带来60 万吨/年工业级DMC 需求。供给端DMC 国内产能占比较高,未来竞争或更加激烈,聚焦成本更优路线,公司所采取的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工艺既能解决乙二醇供给过剩背景下盈利较差的问题,又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具备极强的竞争优势。2021.9.30,DMC 价格已攀升至12500 元/吨,较5月末已上涨117.8%,产品景气高涨。
己内酰胺景气持续上移,加码公司成长。2020 年,我国己内酰胺产能为437 万吨/年,表观消费量为371.1 万吨。2020 年以来,己内酰胺迈入上行通道,价格从底部7700 元/吨上涨至2021.10.3 的16300 元/吨,涨幅达111.7%,在下游PA6 需求持续拉动,以及行业开工受限下,价格仍将上行。此外,德州本部尼龙66 高端新材料项目和12 万吨/年PBAT 可降解塑料项目立项,新项目不断,加码未来。
疫情逐步退却,需求释放,主要产品价格持续回升。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以及需求的持续支撑,公司主要产品景气度自2020Q4 以来快速抬升。尿素、DMF、己二酸、醋酸、辛醇、乙二醇2021Q3 均价较2021Q2 环比变化15.9%、29.5%、5.7%、-14.1%、14.2%、8.2%,需求支撑下,景气有望延续。
公司打造“一头多线”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运营模式,德州本部与荆州基地拟投项目支撑未来发展。预计2021-2023 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77.6/78.8/84.6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2. 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