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21 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77 亿元,同比增长71.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7 亿元,同比增长24.05%。
简评
收入高增长,客户与产品结构变化
国内外需求两旺,收入大幅提升:2021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77亿元,同比增长71.70%,主要系:①国内中小型租赁商客户去年同期受到疫情和租金影响,需求受到抑制,今年加大对设备的采购力度,国内需求旺盛。②美欧采购需求恢复,同时公司布局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耳其、英国等市场多点开花、产品结构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盈利能力下降:2021H1 公司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29.20%、19.66%,分别同比下降8.93pct、7.55pct,主要系:①2021H1 公司臂式收入占比大幅提升,其产能和成本优化不及剪叉式产品,毛利率短期低于剪叉,影响综合毛利率。②2021H1 钢材价格上升20%左右,使得企业成本大幅提升。③去年同期运输费用计入销售费用,今年直接计入成本,并且上半年海运成本很高,导致毛利率下滑。
规模效应和降本增效更加凸显:2021H1 公司期间费用率6.12%,同比下降1.42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02%、1.66%、0.08%,同比分别下降2.46pct、下降0.37pct、提升1.92pct,研发费用率2.37%,同比下降0.50pct。
客户结构变化导致现金流下降:2021H1 公司收现比为73.85%,同比下降59.67pct。主要系回款较快的大客户宏信建发的销售占比下降,以及海外销售占比的提升,导致回款周期变长。
看好臂式产品优化及中小客户占比提升带动盈利增强①臂式产品较剪叉式产品结构更复杂、施工高度更高、作业幅度更大、功能更丰富。参考海外同行,臂式的毛利率不会低于剪叉。
随着公司臂式产能爬坡、成本优化,预计其毛利率有望提升至25-30%,带动公司盈利能力修复。
②伴随施工效率及排放要求不断提高,电动高空作业平台凭借其安全、环保、高效等优点越来越得到市场青睐。
公司电动臂式具备先发优势,且不断进行技术迭代,持续推出高米数电动臂式系列产品,最大工作高度覆盖24.3-30.3 米,为业内领先。预计未来电动臂式销量会大规模提升。
②租赁价格战趋于尾声,国内中小租赁商采购意愿大幅提升,下游生态格局改变,看好公司客户结构中中小租赁商占比提升带来的毛利率修复。
加码高位高空作业平台,提升竞争力
公司启动2021 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000 万元,用于年产4,000 台大型智能高位高空平台项目,主要生产高位电动臂式(36-50 米)/剪叉式(33-36 米)及绝缘臂高空作业车,该项目产品具有更高米数、更大载重和拥有绝缘臂性能等特点,能够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重塑差异化优势,完善公司产品结构。本次项目实施能够更好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及产能规模,有力增强公司在高端、细分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的竞争优势,助推公司发展新动能。
投资建议
预计2021-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8.01、55.11、62.55,同比分别+62.39%、+14.78%、+13.50%;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2、11.71、14.72 亿元,同比分别+41.80%、+24.36%、+25.66%,对应PE 分别为35.82、28.80、22.92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
美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对销售的影响,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下行、利润率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