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营业收入532.34 亿元,同比增长51.80%;归母净利润38.03 亿元,同比增长84.46%;总体实现毛、净利率15.80%、7.14%,同比分别下降2.50pct、提升1.26pct。其中,Q2 实现营业收入282.56 亿元,同比增长33.14%;归母净利润20.76 亿元,同比增长43.16%;总体实现毛、净利率15.12%、7.35%,同比分别下降3.19pct、提升0.51pct。
简评
Q2 业绩增速下行,主要因为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较差,工程机械行业Q2 销量增速普遍下行所致,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增大。
上半年,分产品来看:
①起重机收入190.86 亿元,同比增长50.37%,收入占比35.85%,毛利率21.30%,同比下降2.62pct。根据徐工重型数据,预计汽车起重机收入138.96 亿元,同比增长35.61%,净利润13.71 亿元,净利率9.87%,同比下降0.44pct。起重机业务稳居国内第一。
②工程机械备件收入114.30 亿元,同比增长27.86%,收入占比21.47%,毛利率6.45%,同比下降2.90pct。这块业务主要是与控股股东徐工有限发生的关联交易,贸易性质为主,因此本身利润率非常低,如果按公告完成徐工有限整体上市,那么此块业务将成为内部抵消项。
③桩工机械收入52.93 亿元,同比增长49.88%,收入占比9.94%,毛利率20.93%,同比下降3.63pct。
④铲运机械收入47.00 亿元,同比增长52.06%,收入占比8.83%。
⑤高空作业机械收入26.34 亿元,同比增长55.73%,收入占比4.95%。举高类消防车、高空作业车居国内第一。
⑥压实机械收入13.69 亿元,同比增长25.90%,收入占比2.57%。
⑦路面机械收入8.10 亿元,同比下滑2.48%,收入占比1.52%。
H1 毛利率下滑主要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净利率上升,主要因为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2.83pct 至7.18%,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94%、0.99%、-0.16%、2.42%,同比分别下降0.27pct、0.19pct、1.45pct、0.93pct,体现混改后持续降本增效。
未来公司盈利弹性大,α属性凸显:2021H1 三一、中联、徐工净利率分别为14.92%、11.43%、7.14%。对比同行,徐工盈利能力有大幅提升空间,未来随着混改后效果推进,公司能效提升,将持续彰显α属性。
经营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37.51 亿元,同比增长648.58%,收现比0.89,净现比0.99,同比大幅提升,主要是因为公司加大货款回收力度,积极调整销售模式,回款情况较好。
混改将为公司带来全方位的改变:公司正根据“完善治理、强化激励、 突出主业、提高效率”十六字方针落实混改。具体来看:①公司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新管理层将由市场化选聘产生。公司2021 年4 月22 日公告修订公司高管薪酬制度,进一步健全公司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②在董事会方面,市场化投资者将会占据三个席位,促使公司决策更加市场化。③公司将逐步实施骨干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计划,充分激发管理团队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④在混改的同时,公司制定了珠峰登顶计划——2025年做到全球前三,2035 年全球登顶。
投资建议:①预计2021-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89.50、1003.61、1092.19 亿元,同比分别+20.3%、+12.8%、+8.8%;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64、77.80、91.57 亿元,同比分别+68.0%、+24.2%、+17.7%,对应PE 分别为9.03、7.27、6.18 倍。②预计控股股东徐工有限未上市资产2020 年归母净利润不足10 亿,2021年30 亿左右。③整体上市后,预计公司2021 年备考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0 亿左右、90 亿左右,鉴于未来整体上市后公司盈利能力有大幅提升空间,成长性将显著高于同行,给予公司2021 年备考归母净利润20 倍PE,备考目标市值1800 亿(含待注入资产对市值的增厚,目前待注入资产评估值尚未披露),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大幅下滑,公司混改效果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