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公司发布了2021 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2 亿元,同比增长26.72%;实现净利润7.15 亿元,同比增长108.05%。
平安观点:
上半年,公司业务基本回归疫情前的增长水平。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公募投顾、公募Reits、股债分离等监管创新、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需求,以及新技术的迭代,给公司产品和服务带来了的商机。2021 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长26.72%,较上年同期提高20.45 个百分点,收入增速恢复到疫情之前20%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水平。分季度来看,由于上年国内疫情逐步缓解带来的基数变化,公司季度收入增速出现回调,Q1 和Q2 收入分别达到7.51 和13.0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27%和17.64%。上半年,公司由于持有赢时胜等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产生较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当期归母净利润增长较快,扣非净利润增长4.58%。
公司各业务条线发展平稳,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1)公司大零售业务条线上半年实现收入7.39 亿元,同比增长22.84%。零售条线中,新一代系统UF3.0 新签一家客户,新一代TA、理财5.0、银行综合理财6.0 新签多家客户;业务运营外包模式的尝试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从活动到内容运营,从投顾体系优化到财富管理转型,财富领域业务运营得到了多家客户的认可。2)大资管条线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6.40 亿元,同比增长34.03%。上半年,公司在新筹券商、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子等行业持续获取新的客户,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如银行理财子投资领域,投资交易系统O45 产品在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客户群体中,均实现了对核心客户的重点覆盖。3)互联网创新业务实现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30.25%。其中,聚源数据在产品研发和客户开拓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恒云科技在香港疫情蔓延的不利环境下,在新客户开拓上依然取得进展,AlphaBroker 证券交易及结算系统上线多家客户,并中标多家大型券商,完成了对互联网券商和大型综合券商的覆盖。
公司研发投入规模较大,并购和投资活跃。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8.27 亿元,同比增长39.57%,占收入的比重为40.31%。
研发的重点集中在Light 技术平台能力提升、金融信创数据库建设、云原生、极速交易、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方面,部分领域已经实现了产品落地。外延并购投资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上半年,收购了恒生利融,并通过恒生利融与Finastra 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拓大陆和香港地区的资金交易系统业务。公司还控股并购了丹渥智能,补齐公司在智能投研领域产品线。同时,公司继续推进和落实国际化战略,成为马来西亚领先的交易解决方案供应商N2N 的重要股东。
投资建议:短期看,公司正在受益于监管创新以及金融业数字转型,增速恢复到疫情之前;从中长期来看,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与国际化扩张的潜能都存在,这意味着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恒生电子仍拥有充足的成长潜力。结合金融IT 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最新财务报告,我们调整了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1-2023 年净利润分别为15.45 亿元(前值为15.21 亿元)、18.51 亿元(前值为18.19 亿元)和22.08 亿元(前值为21.95 亿元),EPS 分别为1.06 元、1.27 元和1.51 元,对应8 月25 日收盘价的P/E 为53.9x、45.0x、37.7x。我们认可公司的竞争地位,看好其中长期发展,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金融机构IT 预算不及预期。金融机构IT 投入对应公司订单来源,若客户IT 预算增长疲弱,将拖累公司业绩,尤其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形成冲击,该风险有所加大。2)金融科技发展与普及受阻。金融科技仍属新事物,技术仍未成熟,且其应用可显著改变金融风险的特征,如其技术发展和应用普及受阻,将阻碍公司相应业务的开展。3)金融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金融行业受监管政策的影响要远大于多数行业,如金融监管过于严厉,将限制产品服务创新及相应业务开展,在需求端抑制相应IT 业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