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盛虹(000301):石化、化纤业务量价齐升 2021H1业绩大幅上涨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研究员:邓胜/郑勇 发布时间:2021-08-25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57 亿元,同比增加65.4%;实现归母净利润11.5 亿元,同比增加172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7 亿元,同比增加2261%。

  简评

  行业景气度上行叠加项目投产,业务量价齐升助力公司2021H1业绩大幅上涨。2020 年四季度以来,受油价成本推动,内外需求回暖,石化、化纤行业景气度上行;此外子公司港虹纤维20 万吨差别化功能性化学纤维项目以及中鲈科技年产6 万吨再生纤维项目于2020 年下半年建成投产在一季度开始贡献业绩,虹港石化240 万吨PTA 于3 月初投产并逐步释放产能。主要产品量价齐升助力公司2021H1 业绩大幅上涨,实现营收157 亿元,同比增加65.4%,其中化纤、石化业务分别同比增长达42%、135%;实现归母净利润达11.5 亿元,同比增加1720%,其中化纤业务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以及产品高差异化率,化纤业务毛利率由2020年的7%上涨至19%。

  国内光伏级EVA 龙头斯尔邦注入,21 年EVA 受益于光伏需求提速有望迎来需求大幅增长。斯尔邦为国内最大EVA 生产厂家,产能占比达19%。斯尔邦拥有成熟的光伏级EVA 生产工艺和技术人员,是国内仅有的三家可生产光伏级EVA 料厂家,光伏级EVA 料国内年产量斯尔邦占比最大。2021 年初受益于光伏平价上网以及碳中和相关政策,斯尔邦EVA 产品作为上游原料景气度改善,EVA 价格、价差持续上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Q1 单季度盈利达10.2 亿元(19 和20 年全年盈利分别为9.3 和5.3 亿元)。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突破,发电成本不断下降,国内外光伏发电发展迅速,拉动光伏EVA 胶膜需求不断提升。2020 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量为130GW,对应光伏级EVA 料需求为44万吨,2021、2022 年预计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数量分别达170GW、225GW,则对光伏级EVA 树脂需求将会达到54 万吨和69 万吨左右,同比增幅分别达23%、27%。国内光伏产业链上游硅料在2021 年底有大量产能投放,光伏组件成本存在进一步下降可能,国内光伏行业有望加速发展,带动光伏级EVA 需求进一步增长。此外由于光伏级EVA 生产工艺、技术壁垒高,装置建设周期长,虽然EVA 有规划和在建新产能,但是装置投放到产出EVA 光伏料通常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调制周期,预计短期光伏级EVA 新增产能非常有限。光伏级EVA 需求成长快速同时供给偏紧,光伏级EVA 树脂将迎来价格大幅上涨,EVA 市场增速快且空间巨大,作为国内光伏级EVA 龙头的斯尔邦将会持续受益,公司有望借助斯尔邦打开巨大成长空间。

  新材料基因斯尔邦将持续赋能公司下游,斯尔邦借助公司实现进一步发展。斯尔邦现有240 万吨醇基多联产项目,除拥有国内产能占比第一的30 万吨/年EVA 产能外,52 万吨/年丙烯腈、17 万吨/年MMA 产能均名列前茅(分别为全国第一和第四)。在建PDH 项目一阶段投产后将新增70 万吨丙烯产能、26 万吨/年丙烯腈产能以及9 万吨/年MMA 产能,届时斯尔邦将成为国内最大的EVA、丙烯腈、MMA 生产企业。自2020 年下半年以来,化工产业景气度持续上升,MMA、丙烯腈等产品自2020 年下半年以来价格、价差大幅提高,斯尔邦盈利能力随之增强。斯尔邦借助公司平台将进一步为其业务发展和企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升总体竞争力。

  炼化一体化投产在即,多项目支撑公司未来发展。盛虹炼化16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额约677 亿元,项目设计年产280 万吨PX、110 万吨乙烯及下游衍生物,同时配套30 万吨原油码头以及4 个5 万吨液体化工码头等。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单线规模国内最大,规模效应显著,成本竞争力强。此外项目将重点聚焦于高附加值的芳烃产品和烯烃产品,将成品油产量降至约31%,化工品占比达到69%,核心产品PX 占炼油产能的比例达到17.5%,远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和日韩水平,充分挖掘和发挥了产业链配套优势,实现原油精细化、经济充分利用。2021 年6 月16 日,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220KV 变电站送电成功并成功投用,贯通了整个项目的电力网络,朝着2021 年底前投产的目标稳步推进。投产后公司将完成“原油炼化-PX/乙二醇-PTA-聚酯”的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将形成从“一滴油”到“一根丝”的全产业链业务经营。按照项目可行性报告,投产后预计实现年利润为94 亿元。上游大炼化项目投产后,其烯烃产品可用于斯尔邦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为斯尔邦未来大力发展EVA、MMA、丙烯腈提供丰富、安全、稳定、原材料,贯通上下游,增强公司抗风险及盈利能力,赋能公司下游产品,进一步完善公司产业链布局。此外,公司还有多个规划、在建项目,其中在建差别化和功能性纤维产能达95 万吨/年,拟建POSM 项目设计产能达20/45 万吨/年并配套PPG 产能11.25 万吨/年、POP 产能2.5万吨/年,多个规划、在建项目将支撑公司未来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斯尔邦并表,预计公司2021、2022、2023 年年归母净利润为64.12 亿元、121.43 亿元和174.04 亿元,EPS 分别为1.01 元、1.80 元和2.59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24.37X、13.58X 和9.48X,基于斯尔邦新材料属性给予2022 年20 倍PE,目标价36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全球经济下行。

公司研究

中信建投证券

东方盛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