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研、产、销”,经过十余年潜心耕耘,已掌握全球领先的微球精准制备技术,是全球少数几家可以同时规模化制备无机和有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当前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快速扩容,叠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催生的进口替代需求,公司作为国产色谱填料龙头,强化创新技术赋能,深化多元产品驱动,拥有优质客户资源,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我们认为公司在市场旺盛需求的助推下,依托领先技术与产品优势,未来有望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投资要点
借时代东风:政策利好+产业扩容+进口替代,微球行业发展迅速政策环境方面,高性能微球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是“卡脖子”技术之一,国家持续推出利好政策,为新材料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环境。行业需求方面,人才聚集、资本助力等因素驱动生物医药市场快速扩容,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需求推动传统药企产业升级,带来色谱填料的需求增长。
进口替代方面,在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国内药企成本管控压力增大的时代背景下,关键材料的安全供应愈发受到重视,国产填料厂商凭借性价比高、供应稳定等优势,逐步抢占市场份额,稳步实现进口替代。
以技术为帆:突破核心技术,构筑高护城河
公司坚持技术创新,攻克微球制备“卡脖子”难题,研发出全球领先的单分散微球精准制备技术,实现微球粒径大小/分布、孔径大小/分布/比表面积的精准调控,突破表面改性和功能化以及规模化生产等难题。公司深化技术驱动,多项高应用价值专利获得授权,部分已转化为主营收入;在研项目储备丰富,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中心及应用技术开发建设,先进技术迭代有望持续催生公司新发展动能。
以产品为桨:完善产品体系,拓宽服务半径
公司横向拓展产品范围,填料基质种类齐全,可规模化制备硅胶、聚苯乙烯和聚丙烯酸酯等色谱填料,覆盖硅胶正相、反相、亲水、体积排阻,聚合物反相、离子交换、疏水等多种分离模式,实现大中小分子的分离纯化与分析检测。纵向深化全流程服务能力,打造分离纯化一体化平台,向下游延伸布局色谱柱与色谱仪领域,为客户提供从前期分离方案设计,到填料筛选/制备、生产成本评估以及中试放大、工业级生产实施的“端到端”
解决方案,有助于实现和客户的深度绑定、长期合作。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营业收入为3.46/5.22/7.60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0/2.00/3.09 亿元;对应EPS 为0.32/0.50/0.77 元。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将于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1 年4.08 倍PEG,目标价103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出不及预期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部分原材料向单一供应商采购风险;医药政策变化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