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600438)电池片盈利超预期 硅料龙头地位巩固

研究机构:国盛证券 研究员:王磊/杨润思 发布时间:2021-08-19

  事件:通威股份发布 2021 年半年度报告。

  上半年业绩高增,达到业绩预告上限。2021 年上半年,得益于下游需求高速增长,多晶硅料价格持续上行,带动业绩实现同比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 265.62 亿元,同比增长 41.75%,实现归母净利润 29.66 亿元,同比增长 193.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9.95 亿元,同比增长212.24%。半年度业绩指标达到业绩预告上限。

  多晶硅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布局大规模产能扩张,巩固龙头地位。2021 年上半年,公司多晶硅业务产能利用率达到 126.50%,实现产量 5.06 万吨,公司通过持续改善生产工艺,实现综合电耗、硅耗、蒸汽耗量的大幅下降,推动多晶硅平均生产成本降至 3.65 万元/吨,其中乐山一期及包头一期项目平均生产成本降至 3.37 万元/吨,领先全行业。目前公司在建多晶硅料产能约为 15 万吨,将陆续在今明两年投产,此外,公司在乐山新增投资 20 万吨多晶硅产能,其中一期 10 万吨将在 2022 年底投产,预计公司 2022 年底多晶硅产能将达到 33 万吨,行业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

  电池片盈利超预期,加速向大尺寸转型进程。 2021 年上半年,公司与上游供应商紧密合作,保障硅片供应,在行业普遍下调开工率的背景下,持续满产满销,报告期内电池及组件出货 14.93GW,通威太阳能(合肥)实现净利润 3.93 亿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超市场预期。公司加速向大尺寸转型进程,6 月,公司 210 出货占比提升至 37%,随着金堂一期项目产能的逐步爬坡,下半年 210 尺寸出货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在建产能陆续投产,预计 2022 年公司电池总产能超过 55GW,其中 210 电池产能将超过 35GW。

  积极推进 N 型技术布局,加速新技术量产线投产、爬坡。公司围绕 HJT、TOPCon 两条 N 型技术路线均有布局,在异质结方面,2019 年投产 400MW试验线,最高转换效率达到 25.18%,量产转换效率达到 24.66%,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建设 1GW 异质结中试线,正加速产能爬坡过程。在 TOPCon方面,公司 2020 年启动基于 210 尺寸的技术研发,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4.10%,力争今年下半年将建成 1GW TOPCon 中试线,加速推进技术研究,积极把握电池技术变革历史节点,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业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81.54/100.23/104.86亿元,对应估值 26.5/21.5/20.6 倍。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公司研究

国盛证券

通威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