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600438)半年报点评:硅料贡献主要利润 加快布局新型电池

研究机构:平安证券 研究员:皮秀/朱栋/王霖/王子越 发布时间:2021-08-18

事项:

公司发布2021 半年报,实现营收265.62 亿元,同比增长41.75%,归母净利润29.66 亿元,同比增长193.5%,扣非后净利润29.95 亿元,同比增长212.24%;EPS 0.66 元;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平安观点:

硅料盈利水平大幅提升,推动业绩高增。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65.62亿元,同比增长41.75%,归母净利润29.66 亿元,同比增长193.5%;二季度单季营收159.44 亿元,同比增长46.1%,归母净利润21.18 亿元,同比增长218.08%。二季度以来,硅料价格大幅上涨,大幅推升盈利水平;预计二季度硅料销售均价16-17 万元/吨,对应的单吨净利超过8.5 万元。

估计二季度公司主要的利润贡献来自硅料,电池片薄利,农业和光伏电站利润贡献稳定。

下半年多晶硅的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上半年,公司实现多晶硅产量5.06 万吨,平均生产成本3.65 万元/吨(其中乐山一期及包头一期项目平均生产成本3.37 万元/吨),平均毛利率为69.39%。7 月份以来,硅料价格维持在20 万元/吨以上,近期价格小幅上涨;考虑下半年属于需求旺季以及新增硅料供给有限,硅料价格有望维持高位,下半年单吨盈利有望进一步提升。

加快多晶硅扩张步伐,巩固龙头地位。目前公司多晶硅名义产能8 万吨,预计乐山二期5 万吨、保山一期5 万吨将于2021 年底投产,包头二期5万吨将于2022 年内投产;另外,公司计划在乐山新增投资20 万吨多晶硅产能,其中10 万吨预期在2022 年底建成投产;到2022 年底,公司多晶硅产能将达33 万吨。

电池片出货大增,210 产品占比快速提升。上半年,公司电池及组件销量14.93GW,同比增长 92.68%,单晶电池毛利率11.65%,主营电池片业务的通威太阳能上半年净利润3.93 亿元,盈利水平明显领先主要竞争对手。上半年,公司166 及以上大尺寸出货占比达65%,6 月份210 尺寸产品出货量占比已提升至37%;随着金堂一期项目产能的逐步爬坡,下半年210 尺寸出货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截至上半年,估计公司电池片产能约35GW,另有金堂一期5.6GW和通合15GW项目在建;考虑电池片行业供需较为宽松的格局,公司稍微放缓与天合光能合作的15GW电池项目建设进度,其中一期7.5GW将于今年内建成,二期7.5GW计划于2022 上半年建成;预计到2022 年上半年,公司电池产能规模超过55GW,其中210大尺寸电池产能超过35GW。

并行推进异质结和TOPCon 等新型电池GW 级产能建设。公司于2019 年投产400MW 异质结试验线,最高转换效率已达25.18%,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4.66%。2021 上半年,公司新增建设1GW异质结中试线,已完成相关设备调试,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另外,公司于2020 年启动了基于210 尺寸的TOPCon 技术研发,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4.10%;公司计划对现有部分PERC 产线进行技改提升,力争下半年建成1GW TOPCon 中试线。到2021 年底,公司将同时拥有TOPCon 和异质结GW级产能,有望在新型电池技术变革过程中占据主动。

其他业务稳步推进。硅片业务方面,受土地交付延迟影响,拉棒项目进度略低于预期,预计2021 年内投产2GW,2022 上半年投产13GW;切片项目按计划进行,预计2021 年投产7.5GW,2022 年上半年投产7.5GW。光伏电站方面,截至上半年,公司建成以“渔光一体”为主的光伏电站46 座(较年初增加1 座),累计装机并网规模超过2.4GW,上半年实现发电量15.24亿度。农业方面,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95 亿元,同比增长16.59%,饲料销量216.56 万吨,同比下降7.17%;2021年7 月,公司与天邦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收购天邦股份旗下水产饲料全部资产、猪料部分资产。

投资建议。基于当前的硅料价格情况,小幅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2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86.08、110.17 亿元(原预测值81.35、108.2 亿元),EPS 1.91、2.45 元,对应的动态PE 25.1、19.6 倍。光伏行业长期前景向好,公司在硅料和电池片环节具有核心竞争力,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国内外光伏需求受政策、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2)硅料和电池片环节产能持续扩张,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3)电池片环节技术迭代速度较快,如果新技术发展速度超预期,可能影响存量电池片产能的盈利水平。

公司研究

平安证券

通威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