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泓新科(003022):上半年业绩大增 EVA受光伏拉动景气持续提升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研究员:郑勇 发布时间:2021-08-16

  事件

  公司发布2021 年半年报:2021 年H1 实现营收38.26 亿元,同比增加46.6%;实现归母净利润5.41 亿元,同比增加135.8%。

  简评

  核心产品营收高增,业绩大幅增长

  公司2021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8.26 亿元,同比增加46.6%;实现归母净利润5.41 亿元,同比增加135.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90 亿元,同比增加125.68%。对应2021 年Q2 公司实现营收20.23 亿元,同比+40.9%;实现归母净利2.72 亿元,同比+107.5%,营收实现连续三季度同比增长。上半年,根据市场需求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并保持产品全产全销,各主营业务板块业绩均有显著增长,EVA 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94.47%,主要因为受益于光伏行业的发展和线缆需求的增长,EVA 光伏胶膜料、线缆料销售价格同比有较大幅度上涨,且公司全部排产高VA 含量的高附加值产品;副产品及其他的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106.42%,主要因为募投项目OCC 项目于2020 年第四季度投产,乙烯、丙烯的产销量增加;贸易业务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加91.30%,主要因为贸易业务规模扩大。此外,境外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213.46%,主要因为EOD 产品的出口销量增加。

  光伏领域需求带动,EVA 景气持续提升

  光伏封装胶膜是光伏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之一。作为光伏胶膜的主体材料,EVA 光伏胶膜料目前进口依存度高达70%,其需求量将随着光伏新增装机量的持续增长而快速增加。同时,EVA装置建设及调试周期长、生产难度大,预计未来国内光伏料供应缺口仍将持续存在。近年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光伏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2020 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48.2GW、同比增长60%,2021 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4.1GW,同比增长22.6%;预计到2025 年,国内和全球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110GW 和330GW,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受益于光伏行业需求的增长,EVA 景气持续提升,2020 年均价为12965元/吨,2021 年至今均价达到19529 元/吨,提高超过50%,8 月企业报价已经突破2 万元,随着供需保持紧平衡,EVA 消费量和价格有望继续保持高景气至2022 年。

  募投项目和技改技措项目有序推进

  2021 年以来,公司募投项目稳步推进,其中“10 万吨/年副产碳四碳五综合利用及烯烃分离系统配套技术改造项目”,已实现连续化稳定运行并通过降低甲醇单耗降低生产成本,为公司经营业绩带来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EVA 装置管式尾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已完成项目主要详细设计工作和主要采购工作,计划于2022 年上半年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将延长公司EVA 生产装置运行周期和提高催化剂转化效率,装置整体产能将至少增加1.8万吨/年,且光伏胶膜料产量和占比将会大幅提高;“6.5 万吨/年特种精细化学品项目”已完成工艺包设计和基础设计;技改项目“聚丙烯装置二反技术改造项目”,在原有聚丙烯装置基础上新增丙烯原料精制系统、第二反应器催化剂制备及注入系统、树脂脱气系统三部分,实现一反、二反并联操作,目前设备安装工程正在进行中,计划于2021 年四季度建成投产,并将全部用于生产高端PP 专用料,生产能力将增加约8 万吨/年。

  积极布局生物可降解材料,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公司始终围绕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细分品类的特种材料等领域,积极筹划、实施投资与并购。其中,生物可降解材料是公司实现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2021 年6 月,公司完成对科院生物投资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公司于2021 年6 月投资科院生物,持有42.86%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计划在2025 年前分两期建设“13万吨/年PLA 全产业链项目”(一期3 万吨/年,二期10 万吨/年),目前已启动一期项目建设。项目达产后,生物可降解材料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一体化产业链不断完善,协同效应显著

  2021 年5 月,公司收购联泓化学股权,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收购完成后,公司控制了生产所需原料甲醇总量的80%,可有效规避主要原材料甲醇价格波动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并充分运用公司与联泓化学毗邻的地理位置优势,通过一体化运行,降低物流、公用设施等成本,提高了持续盈利能力和盈利稳定性,一体化运行的协同效益已逐步显现。在此基础上,公司不断提高运营效率,主要装置经济技术指标进一步优化,其中DMTO 装置通过催化剂的优化和OCC 项目的建成投用,进一步降低了主要原材料甲醇单耗,保持行业领先水平。2021 年1-6 月,EVA 产量6.48 万吨,PP 产量10.88 万吨,EO 产量6.53 万吨,EOD 产量8.13 万吨。

  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2、2023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1.4、13.9、16.7 亿元,对应PE 47X、38X、32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进步的替代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公司研究

中信建投证券

联泓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