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1 年7 月13 日,公司发布2021 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1H1 实现归母净利润14.2-15.5 亿元,同比增幅达66.9%-82.6%,扣非归母净利润13.6-15 亿元,同比增幅75.0%-92.2%;单季度看,2021Q2 归母净利润为8.8-10.1 亿元,环增64.2%-89.2%,同增65.7%-92.1%。
铝价上涨带动公司产业链利润空间,汽车板产销规模提升兑现。公司二季度业绩增长核心来自两大因素:1)二季度国内电解铝均价较一季度提升2339元/吨,以公司自有81.6 万吨电解铝产能测算,二季度电解铝价格上涨有望为公司带来约3.5 亿元净利润提升;2)公司二季度汽车板产品产能释放进度超预期,二期十万吨汽车板产能落地为公司产销规模提供爬坡空间,假设二季度公司汽车板产销环比增加1.5 万吨产销量,则有望增厚公司净利约0.6 亿元。
电解铝纵向一体化、汽车&航空铝板精深加工奠定公司长期成长基调。①“碳中和”长期路径下,电解铝行业盈利中枢抬升面临确定性机遇;公司布局电解铝纵向一体化,从电源端、氧化铝、预焙阳极到电解铝生产一体化自给,不仅具备更强的抵御周期波动风险,更能收获广阔利润空间及强劲现金流,支撑高端产品研发;②向前看,公司上游资源端布局印尼宾坦氧化铝开发项目,在保障海外质优价廉资源供给同时,为海外潜在铝业务构筑发展平台,为更长期战略发展作储备;③下游聚焦汽车板、航空铝板领域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在持续得到海内外客户认可的条件下,公司高端产品即将从研发转入放量阶段。我们认为,电解铝中期高价为公司带来高盈利基础,印尼氧化铝项目再添盈利增长极,高端铝材步入产品放量收获期,为公司盈利中枢带来长期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68、37.88、44.80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5.9、12.8、10.8 倍。我们认为,公司高端化转型即将完成,持续加码研发将使公司长期保持行业领跑姿势,利润增长模式将开启新篇章。与传统电解铝公司相比,公司终端产品所处赛道更具竞争力与市场壁垒,客户具有长期粘性且未来市场增量空间广阔,从业绩成长空间角度上,我们看好公司业绩长期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航天板材终端消费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不及预期风险,海外业务开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