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科技(000733):高新电子业务大幅增长 全新面貌迎接十四五

研究机构:招商证券 研究员:王超/岑晓翔/杨雨南 发布时间:2021-05-10

  事件:

  1、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实现收入39.50亿,同比增长7.67%,实现归母净利润6.06亿,同比增长103.4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13亿,同比增长264.17%,基本每股收益1.18元/股。

  2、公司发布《2021年度第一季度报告》,实现收入13.08亿,同比增47.25%,实现归母净利润2.47亿,同比增长122.9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5亿,同比增长137.66%。

  评论:

  1、新型电子元器件业务高速增长,助力公司业绩大幅提升。

  2020年公司增长情况良好,如剔除深圳通信2019年1-4月实现的收入,收入同比增长为18.25%。在公司19年退出通信整机业务后,公司业务基本以新型电子元器件业务为主,期内公司新型电子元器件业务实现收入39.19亿,同比增长18.39%,占到公司营收的99.22%。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9.19pct至53.57%。期内公司电子元器件销售72.54亿只,同比增长4.17%,公司收入增速高于销售数量增速,预计是高毛利率的军品业务占比提升所致。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21年经营指标为:营业收入50亿元,利润总额10亿元。营业收入目标较20年实际收入增长26.58%。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核心企业,业务受益于防务领域刚性需求增长和国内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驱动。公司抓住机遇,抢抓重点领域配套保障任务,整体生产经营实现了大幅提升,为公司融入新发展格局打下良好基础,预计公司新型电子元器件业务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2、计提减值影响当期业绩,轻装上阵迎接十四五。

  近年来公司新型电子元器件业务增长势头强劲,2020年公司下属的振华新云、振华永光、振华云科、振华富电子、振华微电子5家子公司合计实现收入29.47亿,净利润8.51亿,利润规模超过公司合并报表后利润,主要是因为公司20年集中处置低效资产,其中深圳通信申请破产清算,公司根据谨慎性原则,对持有的深圳通信其他应收款及委托贷款净额全额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为10,948万元。此外公司参考历史数据计算的应收款项预期信用损失率,计提预期信用减值损失12,047万元,其中,振华新能源计提11,518万元;振华群英计提576万元。

  我们认为,随着深圳通信完成破产重组,公司历史遗留包袱彻底解决,此外在本次计提减值后,振华新能源有望逐步实现扭亏,为公司贡献增长。公司历史负担在2020年基本得到集中解决,为公司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看好公司在十四五期间的持续增长。

  3、费用增长基本匹配,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有小幅上升,期内发生销售费用(2.41亿,+17.55%),主要是因为期内公司新型电子元器件板块销售业绩完成较好,绩效奖励增长;管理费用(5.62亿,+7.24%),主要是期内职工薪酬增加和期内确认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所致;财务费用(0.42亿,-34.04%),主要是因为公司从19年5月期不再并表深圳通信导致;研发费用(3.32亿,+42.75%)。期内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虽然公司整体费用率提升1.85pct,但各项费用增长与公司新型电子元器件主业增长情况基本匹配,随着高毛利率的产品占比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向好。

  4、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反映下游需求强劲。

  公司2021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单季度实现收入13.08亿,是公司17年推进瘦身健体后,近年来最好水平,考虑到公司目前业务基本完全来自于新型电子元器件业务,反映出业务的良好增长势头。而从资产负债表方面,公司21年一季度末存货余额11.9亿,较去年同期增长26.44%。期末预付账款2.15亿,合同负债0.37亿。以上三项均是公司19年5月不再并表深圳通信业务后的新高。表明公司下游需求强劲,公司正在积极备货生产。

  5、积极布局新业务,军工央企激励改革优秀代表。

  近年来,公司主业经过持续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现已向核心业务新型电子元器件高度集中。与此同时,在轨道交通、低轨卫星通信等国家“新基建”工程的牵引下,公司核心主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LTCC、MLCC介质材料等电子功能材料在满足自用的同时开始向外批量销售,IGBT、LTCC微波元件、高可靠宇航级元器件等高端电子元器件产品逐步批量应用于国家关键领域和行业重要部位,有机聚合物钽电容、高压高Q射频陶瓷电容、芯片电容等新产品逐步融入行业主流市场。公司新型电子元器件业务正朝着纵向集成、横向扩展、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加速演进、加快发展。而另一方面,公司于2019实施股权期权激励计划,是目前少数完成股权激励的军工央企,而根据公司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公司将继续优化薪酬体系,推进中长期股权激励实施及超额利润分享激励试点工作,有助于提升员工积极性,帮助公司各项业务加速落地,看好公司发展前景。

  6、业绩预测

  预测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0亿、14.52亿和18.19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22、17、14倍,首次覆盖,给与“强烈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出现波动,新能源子公司持续亏损。

公司研究

招商证券

振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