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降 71.56%,维持“增持”评级4 月 29 日公司发布年报,20 年实现营收 32.83 亿元,同比+51.90%;归母净利润 0.88 亿元,同比降 71.56%,低于此前我们预期(20 年 3.43 亿)。
20 年业绩下降主因公司收购上海富驰导致成本费用增加,且受中美贸易战和疫情影响,粉末冶金制品毛利率下降。我们预计 21-23 年公司 EPS 分别为 0.45/0.54/0.69 元(前值 0.64/0.72/-元),维持增持评级。
20 年成本费用上升叠加粉末冶金制品毛利下降影响业绩表现报 告 期 内 , 公 司 并 表 上 海 富 驰 , 消 费 电 子 产 品 营 收 和 毛 利 率 同 比+764.01%/+3.42pct,但因贸易战与疫情影响下游消费,公司粉末冶金制品营收同比增 6.29%,毛利率同比降 3.68pct。因收购上海富驰,经营管理整合导致公司成本费用增加影响业绩表现,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1.8/+1.1/+2.3/+2.5pct,整体期间费用率上升 4.07pct 至 18.69%,致使公司销售毛利率降 9.14pct 至 23.16%,销售净利率降 11.87pct 至 2.97%。
重研发,技术突破不断提供核心竞争力
公司依托自身研发实力,实现从汽车到消费电子领域的双布局。20 年公司研发费用 2.45 亿元,同比增 120.23%,研发费用率 7.45%,同比增 2.31 pct。
公司实现技术突破,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自主掌握烧结铝合金制备技术的公司。同时,公司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粉末锻造连杆的开发及批量生产。
公司不断致力于技术自主创新与研究开发,提升公司产品质量与竞争力。
积极拓展生产基地,助力集团优化产业布局
公司计划在宁波、上海、连云港、东莞打造 4 家 10 亿级规模生产基地。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完成对上海富驰 75%股权收购,完成上海 MIM 产业基地布局。同时,公司分别以子公司富驰智造和东莞华晶为主体,在连云港和东莞购买土地使用权,并计划投资 10.0/4.2 亿元,用于建设连云港生产基地消费电子精密零件自动化生产线和东莞华晶制造基地,为公司持续发展筑基。
业绩有待随时间恢复,维持“增持”评级
考虑公司粉末冶金制品毛利率下降,且收购上海富驰致成本费用上升,公司盈利能力受到冲击,但有望随时间和整合工作完成而逐步恢复和增长。我们下调公司粉末冶金制品毛利率,并上调期间费用率假设,预计 21-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2.78/3.35/4.22 亿元(前值 3.92/4.43/-亿元)。可比公司 Wind一致预期 PE(21E)均值 20.7X,给予 21 年 20.7X PE,21 年 EPS 为 0.45元,对应目标价 9.32 元(前值 14.56 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粉末冶金件国产替代进程、铁硅软磁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