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21 年一季报,21 年Q1 实现营收24.3 亿,YOY 100.8%;归母净利润2.46 亿,YOY 116.4%;扣非归母净利润2.4 亿元,YOY 122.9%。
投资要点
新能源客户放量,Q1 业绩创新高
公司21Q1 营业收入24.3 亿元,同比增长100.8%;归母净利润2.46 亿元,同比增长116.4%,单季度业绩创新高,主要受益于下游客户特斯拉销量高增长,同时,吉利、上汽通用、蔚来等客户销量稳定增长。分季度看,公司单季度盈利增速创新高。我们认为未来两年在特斯拉、蔚来等新能源客户销量高增长的带动下,公司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
盈利能力改善,管理费用率下降
制造业公司规模效应明显,下游客户订单放量后,公司盈利能力逐步修复,Q1单季度毛利率21.9%,净利率10.2%,其中净利率同比提高0.8 pct,环比降低0.7 pct。21Q1 公司费用率较20 年同期下降4.4 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0.9/1.2/1.7/0.6 pct,公司费用控制效果明显,在毛利率同比下滑的情况下,净利率仍实现正增长。
客户+产品双驱动,未来成长可期
公司未来两年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新客户订单的释放,客户方面,传统客户吉利、通用等处于复苏的阶段,同时,深度绑定了新客户特斯拉、蔚来等新能源车企,内饰+减震+轻量化底盘产品全面实现配套,单车价值量高;公司获得新客户订单的背后是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体现。在产品品类方面,公司传统产品内饰、减震业务稳定增长;随着21 年新能源车进入高增长阶段,公司轻量化产品控制臂、转向节和铝合金副车架实现大量配套,未来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在新产品方面,公司布局热管理业务,已经获得热管理系统组装订单,陆续研发热管理核心零部件电子膨胀阀、电子水泵、电子水阀和气液分离器等产品,未来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盈利预测及估值
公司作为国内汽车NVH 龙头,在新能源车的大趋势下,公司借力特斯拉、造车新势力等客户,轻量化底盘、控制臂和转向节等产品进入快速普及阶段。同时,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核心零部件,打开长期成长空间。预计2021-2023 年营收为110/154/18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9.3%/40.2%/19.2%;归母净利润为11.7/16.3/20.2 亿元,同比增速86.3%/39.2%/24.2%,对应PE 31.1/22.3/17.9倍,考虑到公司未来两业绩高增长的确定性和热管理业务长期成长性,2021 年给予40 倍PE,对应目标价44 元,上调为“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销量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