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公司发布2021 年一季报,营收8.0 亿元、同比+31%、环比-5%,归母净利1.1亿元、同比+10%、环比-38%。
评论:
一季报表现略低于预期,但仍在正常季度间波动范围内。公司1Q21 营收环比仅小幅下滑,估计受出口和新订单增加双重拉动,符合预期。归母净利环比-38%、对应本季度利润总额/营收14.8%,同比-6.4PP、环比-3.5PP。利润率环比下滑3.5PP 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带来:
1) 毛利率受估计主要受负规模效应影响:按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看,1Q21 为27.9%,同比-4.3PP、环比-2.3PP。如果运输费用数据估算回算,4Q20-1Q21毛利率分别为35.9%、34.8%,1Q21 同比-1.3PP、环比-1.1PP。环比降幅一方面由规模效益影响(折摊贡献0.5PP、人工等也有负贡献),另一方面受原材料涨价、汇率波动综合影响。从这个数据看,原材料涨价、产品成本结构变化的负面影响并不大。
2) 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增加:还原后的销售费用率环比-1.1PP、管理费用率环比大致持平、研发费用率环比-1.3PP,合计环比拖累利润率2.4PP。
研发费用持续上行,预示乐观订单展望。这里也要注意另一件事,零部件公司一般研发开支主要用来做具体项目的开发,研发费用攀升反而可能预示未来项目展望乐观。公司1Q21 研发费用为0.41 亿元,相较于1Q19 增33%、环比增24%,也高于此前单季0.30 亿-0.35 亿元区间,结合年报等材料,我们估计公司在手在研新项目相对丰富。
进入订单收获期,持续挖掘管理效能,强化核心竞争力。公司作为小铝合金压铸件领先公司,受益于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大趋势,产品品类不断扩张,近两年持续储备新产能以承接更多行业需求和更高市场份额。于此同时,公司全面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力推数字工厂强化精益生产、并持续布局新技术与上下游产业链环节,来提高内部能效,降低成本,由此进一步扩大成本优势、提升资产回报率。此外,在全球后疫情时代,公司作为全球供应商我们估计将持续受益于良好的研发、生产、管理体系能力,份额有望较海外对手不断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依靠精益管理已建立对手难以复制的成本和效率优势,品类拓展性强,中长期成长性突出。尽管公司1 季度营收和利润率都受行业下游芯片问题下削产影响,但考虑公司新订单充沛,维持2021-2023 年归母净利预期6.1亿、8.2 亿、10.3 亿元,增速对应+43%、+35%、+26%,EPS 对应0.71 元、0.96元、1.20 元,对应当前PE 21 倍、16 倍、13 倍。考虑公司竞争力在全球二级零部件供应商中凸显,受益于全球汽车产业恢复、3Q20 起订单量产销售加速,维持2021 年目标PE 至30 倍,维持目标价21.3 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较大、原材料涨价影响、芯片供给问题解决过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