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Q1 收入同比+128.07%,归母净利润同比+251.55%公司发布2021 年一季报,实现营收1.78 亿元,同比+128.07%;归母净利润0.62 亿元,同比+251.55%;扣非归母净利润0.53 亿元,同比+198.95%,业绩略超预期,主要系公司在深耕3C 电子行业的同时,加大了在新能源、半导体及光伏等领域的投入,带动了公司业务快速增长。公司2021 年Q1 毛利率/净利率为67.54%/35.03%,同比变动+3.58/+12.30 个pct;2021 年Q1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82%/2.87%/17.15%/-3.19%,同比变动-0.58/-1.45/-2.48/-2.15 个pct。
加大研发投入,业务从光学解决方案向整体解决方案大步迈进公司2020 年研发费用0.76 亿元,同比增长31.38%,占营收比重11.90%;研发人员549 人,同比增长64.37%,预计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研发和技术的投入。从研发成效看:1)机器视觉软件方面:增加深度学习和3D 分析算法,提升产品易用性。2)机器视觉硬件方面:
三维激光传感器(3D 相机)取得研发突破;开发了集成网口通讯外部触发与分区控制于一体的高亮线扫光源等。3)机器视觉应用方面:将SciVision3.0 中的深度学习算法引入瑕疵检测、分类识别等机器视觉应用中。公司以光源起家,产品层面逐步拓展至光源控制器/镜头/相机/视觉控制器等机器视觉主要核心部件,方案层面从光学解决方案向整体解决方案大步迈进,大幅提升公司成长天花板,从下游领域看,公司业务在巩固3C 电子行业的同时,有望深度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对机器视觉解决方案的加速应用,长期看半导体、汽车零配件、化学和制药、物流等行业将打开更大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2021-23 年归母净利润为3.59/4.81/6.28 亿元, 对应PE61/45/35 倍,给予一年期合理估值291.50-320.65 元(对应2022年PE 50-55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锂电需求不及预期;新领域拓展不及预期;毛利率下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