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于2021 年4 月19 日晚发布2021 一季报,2021Q1 公司实现营收19.7 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归母净利2.2 亿元,同比增长40.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1.9 亿元,同比增长32.1%;基本每股收益0.1843 元,同比增长40.4%;加权平均ROE 4.83%,同比增长0.81 个百分点。
简评
各项业务多点开花,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同比高速增长,我们认为主要源于:①CDMO业务的高速增长;②2021 年2 月公司左氧氟沙星中标第4 批国采,Q1 估计有一定业绩贡献;③生猪存栏的逐步恢复应当对兽药板块有一定提振作用;④2020 年Q1 疫情影响下的低基数效应。
研发生产能力持续提升,CDMO 业务将保持高增速由于一季报并不披露业务详情,我们选用2020 年报数据,2020年公司CDMO 产销量同比增速均接近200%,项目数同比增幅40%左右,2021Q1 预计仍然高速增长。此外,2021 年3 月18 日,公司公告与江西济民可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包括CDMO 相关条款。公司上海CDMO 研发中心预计将在年内投入使用,届时将新增3700 平米实验楼,研发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预计公司CDMO 业务板块将保持高速增长。
制剂业务短期承压,新品类持续推进前景可期
受到新冠疫情及2019 年乌苯美司退出医保影响,2020 年公司制剂业务有所下滑,但截至2020 年报基本已充分消化。2021Q1 全球疫情虽有反弹,但国内同比2020 年仍有大幅度修复,叠加乌苯美司胶囊院外渠道等的恢复性增长,预计公司制剂业务将迎来逐步修复。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左氧氟沙星中选第4 批国采,中标价17.02 元/盒(7 片/盒),中标量约565 万片;2021 年2 月9 日,公司盐酸美金刚片获得注册批件,也将进一步提振公司制剂业务。
高校平台赋能,进一步构筑技术壁垒
2021 年1 月19 日,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签订协议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协议为期5 年,每年公司支付合作经费300 万元,合作首先完成现有药物(PY004 和PY026)的生产工艺优化,此外确保每年度周期两项研究内容(不限于前述现有药物)。公司此前已经分别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均以具体项目为依托,公司借助高校平台赋能,将进一步构筑自身技术壁垒。
毛利润增加推动业绩高速增长,在建工程、合同负债大幅增加从报表角度:①公司营收规模扩大15.6%,毛利率同比增长1.3 个百分点至30.1%,毛利润同比增长1.02 亿元;②期间费用、税金及附加合计增加0.37 亿元,主要为管理和研发费用增长;各项收益及损失合计增加0.12 亿元,其中投资净收益增加0.28 亿元(远期结汇收益与理财收益增加);③所得税增加0.14 亿元。上述各项对公司归母净利同比变动幅度合计贡献0.62 亿元,与实际变动值基本相符。
报告期末公司在建工程余额2.3 亿元,与期初相比大幅增长48%,主要为报告期资本开支增加所致;此外,随着公司业务的持续开展,报告期末与期初相比,短期借款、合同负债、应收账款都有所增长,其中合同负债大幅增长69%至2.3 亿元,我们认为主要是公司CDMO 客户预付款增加所致。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7.2、120、149 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10.6、13.8、17.9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9.9%、29.8%、30.1%,EPS 分别为0.90、1.17、1.52 元/股,PE 分别为31.3、24.1、18.5 倍。我们看好公司CDMO 业务的发展前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布局及创新药相关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CDMO 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原料药及中间体价格下行风险、新药申请及研发相关风险、汇率变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