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6.29%,维持“增持”评级4 月16 日公司披露年报,20 年实现营业收入222.99 亿元,同比增3.67%;实现归母净利润20.49 亿元,同比增26.29%,高于此前我们预期(20 年17.62 亿);公司20 年业绩较19 年上升,主要因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叠加铝产品量价齐升。我们预计21-23 年公司EPS 分别为0.22/0.25/0.25 元(前值0.18/0.20/-元),维持增持评级。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铝产品毛利率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后端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产销和毛利率提升。其中热轧卷/板产品实现销量106.58 万吨(+7.5%),毛利率同比提升7.62pct 至24.39%;冷轧卷/板产品实现销量77.44 万吨(+9.95%),毛利率同比提升0.87pct 至25.55%。整体铝制品行业营收同比增长3.42%至217.87 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2.49pct 至23.66%。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长。
产业链完整,有望实现多环节扩张
公司是全球唯一仅在45 平方公里土地内便实现完整铝加工产业链布局的企业。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在产业链多环节扩张。上游方面,公司印尼 200万吨氧化铝项目一期已开始试运行。高端产品方面,公司航空航天用中厚板技改项目生产线初步建设完成;2.1 万吨高端铝箔生产线项目基础施工已基本完成;汽车轻量化铝板带生产线技改项目,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注重研发,积极拓展高附加值产品
截止20 年底,公司研发人员3147 人,占员工总人数16.93%;研发费用约14.81 亿元,同比增75.65%;研发费用率上升0.23pct 至3.25%。工业型材继续推进航空用挤压材、汽车零部件等市场开发。铝箔产品重点开发电池箔市场,特别是扩大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重点客户的供货比例。汽车板与某国际知名新能源车主机厂、蔚来、广汽新能源等已经达成实际业务合作或加快认证推进工作。航空板产品深入开展进口替代,向全尺寸、全合金牌号的方向发展。航空锻件产品已批量为法国赛峰公司 B737 机轮供货。
公司稳健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鉴于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能扩张可期,我们上调21-23 年归母净利润为26.7/29.7/30.3 亿元(前值21.2/23.5/-亿元);可比公司Wind 一致预期PE(21E)均值13.2X,考虑公司产业链完整,且高端拓展卓有成效,因此给予一定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1 年18 倍的PE,21 年EPS0.22 元,对应目标价为3.96 元(前值2.7 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公司新建项目进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