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公司2020 年营收为4,318 亿元,增长6%,归母净利润为174 亿元,下滑6%,剔除疫情停工损失及防疫支出的10.8 亿元后,归母净利润为185 亿元,与2019 年基本持平。
制造业务稳健发展:1)在精密结构件业务,公司在材料、装备、工具及工艺上具有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导入数字管控与效益高的自动化设备,消减制程增加的影响。除了手机,公司也已供应主要客户的可穿戴智能终端结构件。
2)在通信设备领域,公司产品包括模块、移动路由器、小基站等,无线固网接入FWA、共享式RU、ORAN 解决方案及5G 企业专网均已出货。3)在服务器领域,公司提供从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关键零组件、系统组建、运筹管理到弹性调配交付的一条龙式服务,具有数据中心硬体架构、高能效等技术优势和全球化生产据点的布局优势。客户涵盖全球头部品牌商、北美前三大CSP 服务商、国内头部CSP 服务商及互联网应用服务企业,20 年国内客户营收增速达158%。
工业互联网高速增长:在灯塔工厂的带动下,公司对外提供的软硬件整合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发展迅猛,工业互联网20 年营收14.4 亿元,增长超过130%。公司已在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家具、建材等行业逾50 名客户落地工业互联网服务,包括中信戴卡、敏实、华润水泥、海鸥住工、中车集团、广汽新能源、新华医疗等头部客户。公司已与超过400 家伙伴建立深度合作的生态体系。公司与衡阳、晋城、佛山及深圳等地方政府合作打造智造谷,实现工业互联网服务在各地的推进。
确定新能源汽车大战略:公司控股股东鸿海开发了汽车底盘和软件平台MIH,通过软件定义、软硬分离和开放生态三大方式突破汽车产业的封闭格局,今年将推出数款乘用车原型车。公司将以高端精密制造技术、灯塔工厂的模式进军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智能制造,应用在电子行业积累的材料、工具、装备技术及独特的制程、工艺能力,实现电动车的轻量化。公司已有4G 车载终端OBU 及控制器等产品,将迎来5G 的技术升级和5G 专网产品需求。此外,公司也有望凭借服务器制造龙头的优势拓展至车用智能化边缘运算模块相关产品。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1-23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1、1.14、1.29 元(原21-22 年预测1.06、1.21 元,更新了20 年收入),采用历史平均估值法,维持给予21 年17 倍PE 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17.17 元,维持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精密结构件竞争加剧;工业互联网业务进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