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0 年年度报告,2020 年度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1.43 亿元,同比增长17.67%;实现归母净利润22.66 亿元,同比增长19.59%;公司预告2021 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46-4.69 亿元,同比增长587.83%-623.50%。
事件评论
各板块全面向上,聚焦主业增长可期。公司2020 年各项业务均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 年核心业务领益科技板块积极配合客户研发、生产,在5G 时代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充电器板块在上半年受疫情拖累严重,下半年受益于疫情缓解以及大客户产品爬坡量产,公司成功在8 月份扭亏,伴随未来良率继续提升,盈利能力或站上新台阶。结构件板块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多品类、多客户拓展,叠加管理改善助力经营拐点到来,全年实现1.2 亿净利润。磁材业务得益于新材料业务以及新领域开拓,同样在四季度扭亏。公司在2020 年度聚焦主业,剥离部分低盈利水平业务并加码组装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延伸,展望全年,未来公司各项业务有望在拐点确立后迎来高速、高质量发展。
一站式布局打造核心优势,多点开花增强成长动能。5G 时代,智能手机终端厂商为了争取更多市场份额在外观和功能方面的创新将大展拳脚、百花齐放。屏下指纹、无线充电等功能模块在中低端手机渗透以及散热、屏蔽需求陡增或将促进功能件及结构件的需求以及材料升级,带动ASP 的提升。公司具备普通充电头以及高规格快充代工能力,零部件的自制有望充分改善盈利,顺应充电头升级趋势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成本优势。公司立足于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业务,不断向上游材料(磁材等)以及下游模组(散热、无线充电等)、组装(充电头、智能终端等)延伸,产业链一体化打造核心竞争力。从产品布局来看,公司凭借精密制造的实力逐步向可穿戴、汽车电子、通信等领域拓展实现多点开花,增强公司中长期成长动能。
公司是消费电子行业龙头公司,在打造消费电子一站式平台的同时,业务布局已悄然跨越消费电子固有边界,向更为广阔的精密制造平台进军。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 为0.46、0.56、0.70 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智能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
2. 价格竞争导致盈利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