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农化工(600486):2020 年业绩逆势而上 资源横纵整合利好长远发展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研究员:赵乃迪/吴裕 发布时间:2021-03-31

  事件:3 月29 日晚,公司发布2020 年年报。公司2020 年实现营业收入98.31 亿元,同比增长12.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0 亿元,同比增加3.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0.90 亿元,同比增加23.31%,折算EPS 为3.90 元/股。

  多产快销,以量补价助力业绩逆势而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8.31 亿元,归母净利润12.1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98%和3.41%。分产品来看,2020 年公司杀虫剂类原药平均售价下跌9.61%,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3.67%;除草剂类原药平均售价上涨6.26%,营业收入同比提高40.17%。2020 年原药价格下跌对原药企业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根据百川盈孚数据,联苯菊酯2020 年的市场均价较2019 年同比下降约40.3%。为了应对原药产品价格下跌的不利影响,以及新冠疫情对于农药产品物流等方面的影响,公司采取了“多产快销,以量补价”的经营策略。2020年全年,公司杀虫剂原药和除草剂原药产量分别为1.56 万吨和5.16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48%和31.23%。产量的提升带动了销量的快速增长,其中除草剂原药销量同比大增31.92%。此外,公司在国内植保市场中优化布局,在海外业务中加强巩固与海外核心市场客户的合作关系,均为公司2020 年业绩提供了可观增量,由此公司实现了在不利市场环境下的逆势提升。

  优嘉三期项目进展顺利,四期项目接力建设。截至2020 年年底,公司拥有草甘膦产能30000 吨,麦草畏产能20000 吨,菊酯类农药产能14225 吨,在农化行业处于龙头地位。项目建设方面,优嘉三期项目总投资约20.2 亿元,于2020 年三季度建成投产,菊酯类农药产能提高10825 吨/年。优嘉四期项目总投资23.3 亿元,包括8510 吨/年杀虫剂、6000 吨/年除草剂、6000 吨/年杀菌剂和500 吨/年增效剂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均营收30.45 亿元,总投资收益率23.8%。目前四期项目完成了备案、安评、环评等行政报批,已进入土建施工阶段,项目建设期两年。

  优嘉三期四期项目无缝衔接,为公司未来成长注入新动力。

  横纵双向整合产业链资源,协同效应利好公司长远发展。2019 年,公司收购中化作物和农研公司,增强了新药研发实力,丰富了农药生产品种,拓展了农药制剂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打造研、产、销一体化完整产业链。2020 年,中化作物和农研公司业绩表现极佳,共实现扣非净利润4.59 亿元。2020 年1 月16 日,公司完成收购南通宝叶公司100%股权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进一步打开了成长空间。2020 年11月6 日,公司发布公告,扬农集团将其持有的扬农化工36.17%的股份转让给先正达集团,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由扬农集团变更为先正达集团。先正达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公司、第三大种子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专利和非专利农药研发实力,以及先进的种业生物技术及育种技术。公司加入后,有利于其更好地获得研发支持和订单保障,在保持原药优势的同时充分享受农化产业协同带来的发展红利,利好公司长远发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由于原药价格下跌的影响,我们下调了对公司2021-2022年的盈利预测,同时新增2023 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5.6(-7.75%)、18.3(-1.67%)、21.1 亿元,折算EPS 分别为5.03、5.89、6.81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24、21、18 倍。优嘉三期项目的建成和四期项目的推进为公司未来带来新的活力,产业链资源横纵整合的协同效应将夯实公司产品实力,拓宽公司销售渠道,我们仍看好公司长远发展,维持公司“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农药价格波动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风险,安全生产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研究

光大证券

扬农化工